COFFEE:紅燈影下冲煮咖啡 賞心悅目 超越時代器物 虹吸隔濾心靈渣滓
【明報專訊】說起虹吸咖啡,總想起日本喫茶老店,一室古雅裝潢,老先生專心煲煮。但它並非源自日本,乃近200年前德國發明,至今仍適應精品咖啡世代而發展。冲啡過程極富美感,紅燈映照着水的流動、蒸氣上騰、咖啡粉翻滾匯聚成山,一一在晶瑩透明的壺具內上演。下星期(7月30日)PMQ將舉行世界虹吸式咖啡比賽香港區賽,冠軍得主將代表香港出戰虹吸「世界盃」。觀賽前,且看虹吸壺收藏家藉珍稀壺具說故事,也有虹吸咖啡店店主營造慢活交流空間,讓人把壓力釋放,隔掉心靈渣滓,享一壺清心時間。
古董壺要被使用 重新活過來
晨起先以一壺咖啡療癒自己,再展開一天忙碌工作,是Tony Lou的「養生之道」。這15分鐘是他一天裏最放鬆享受的時光。家中收藏各式虹吸壺40多座,他每天必挑一座冲煮,假日閒暇,與太太兩口子各執一壺對冲。虹吸咖啡冲煮過程恰似一場精彩科學實驗,吸引目光,他自19歲在Pokka Café目睹後迷上,於銅鑼灣的百貨公司買下人生第一壺,此後人生不同階段都有虹吸時光。他網上蒐羅古董虹吸壺,考究歷史背景、設計風格,日常輪流使用,打理乾淨。「古董壺要被使用,讓它們發揮價值,重新活過來。」
訪問當天,他拿出德國納粹時期產「老壺」,壺身金圈閃閃,如受勳標記。「這是1939年Jena Glass品牌出品。當年希特勒下令做一批印有金圈標記,供政府專用。」虹吸壺起源自1820年代德國實驗室,其後經一名法國女士改良成直立式設計,分上、下壺兩部件。因深受日本人喜愛,再將之改良、發揚光大。現今常見的虹吸壺多為日本Hario製的常規款式,適用於咖啡店、比賽和家用。
藉煲煮和壓力萃取咖啡
虹吸咖啡藉煲煮和壓力萃取咖啡,風味獨到。上、下兩組玻璃壺藉矽膠圈或水松接合、能鎖緊,使壺具形成密封狀態。在下壺注水後,打開熱源煲煮,蒸氣壓力會將水由下壺推至上壺,此時倒入咖啡粉、適度攪拌。當移除熱源,下壺氣壓減低,大氣壓力會將咖啡液壓回下壺去,其間穿過濾器隔掉咖啡渣,成清澈美味的咖啡。「大氣壓力能將咖啡豆中隱藏的風味扯出來,味道、層次格外豐富。」Tony說。日本傳統喜以虹吸壺煮深烘焙豆,濃郁厚重;精品咖啡時代則不再只有「重口味」,選用烘焙度較淺的咖啡豆,也可煮出花香果甜。
Tony正職經營家族鈕扣公司,副業與朋友經營咖啡小生意「品焞公司」,自家烘焙咖啡豆售予本地和海外客戶。煮虹吸30餘年,Tony實驗無數,對不同壺具、濾器、熱源選用、攪拌、時間、溫度調整皆有心得。近年更與台灣玻璃師合作,出品手工玻璃虹吸壺,例如吹製捏造花形上壺,每個獨一無二。玩虹吸,可以是一輩子的鑽研。●
品焞公司
地址:觀塘開源道55號開聯工業中心 A座11樓15室
Facebook:品焞公司
文:吳穎湘
編輯:陳淑安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lifeandstyle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