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融入中學課程 及早播種助學生競爭 暫不獨立成科
政府近年銳意發展數字教育,包括將人工智能(AI)融入課程當中,讓學生及早接觸AI。慈幼英文學校(中學部)的英文科老師黎逸堅早期便開始將AI帶入課室,由早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到現時愈趨成熟的圖片及影像生成人工智能,都用於課堂當中協助學習,他指教學的最大目標是為學生準備將來,認為學生有必要擁抱AI,並期望盡早讓學生接觸AI,「好似播粒種子喺佢度咁樣,等佢將來冇咁恐懼,甚至乎更加適當地、智慧地去使用AI,將來都會更具競爭力。」
黎逸堅指初期主要用AI作「教學助手」,幫助備課及處理教材等,而隨着AI科技愈來愈成熟,就開始思考如何將AI帶到課室當中,與學生一同使用AI。他表示,起初會在課堂上與學生,例如與學生在課堂上跟AI對話,或是與聊天機械人玩一些互動問答遊戲。而近期圖片及影像生成技術愈趨成熟,亦開始應用於課堂當中,例如在寫作後生成圖片或影片作為引入。
天主教領島學校的英文及電腦科老師姚寶芬則指出在兩年前開始接觸AI,隨即將技術帶入課室,學校更建立校本的ChatGPT,專門讓校內學生使用,便開始在學習活動、課程設計當中插入AI元素。她又認為AI是學習的「輔助工具」,老師則應教導學生如何去適當使用AI及建立資訊素養。
當局今年首次舉辦數字教育周,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指活動反應良好,其中學與教博覽有逾2萬人次入場,亦成功凝造學界氛圍,讓教育界更了解及認識數字科投。他表示,現時所有小學已推行增潤編程課程單元,中學亦已在初中推行人工智能課程單元,從訪校等途徑亦得悉兩個計劃的成果是正面,未來的方向亦會繼續推動數字教育。至於AI會否獨立成科,他指現時的大方向都是作為一個教學上的輔助,以及融入到不同的學科當中。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