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應參考深圳分區暴雨警告? 岑智明稱難實行:市民上班上學需跨區
天文台今年破紀錄發出五次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天文台前台長、科技大學客席教授岑智明等今日(25日)在報章撰文稱,香港山多、地形複雜,而現今最先進的業務電腦物理模型精度,仍然未能準確分析複雜的地形,正是香港暴雨難測的主因。
「定點定量」預報仍然不可能
岑智明與科技大學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主任及講座教授劉啟漢在《明報》撰文稱,能夠在未來一至兩小時比較準確預測大雨的「臨近預報系統」仍然是現今氣象當局的基本預警手段,惟「定點定量」的大雨預報、例如明天早上7至9時會否香港廣泛地區出現100毫米雨量,技術上仍然是不可能。
暴雨不斷變化 難訂簡單停工停課安排
對於有評論建議港府考慮參考深圳的分區暴雨警告,把本港暴雨警告分區化,文章指雖然深圳採取分區暴雨警告,但停工停課等緊急防禦措施仍然適用於全市,而本港很多市民上班上學需要跨區,政府如何能夠就各區不斷變化的暴雨情況,制定一套簡單的停工停課安排:「如果只是荃灣、葵青和沙田3區黑雨,主要幹道被水浸堵塞,我們是否應該要求居住於元朗、屯門、北區或大埔的市民,跨區往九龍或港島上班?」
文章指出,最近發生的5次黑色暴雨,儘管對社會運作造成了一些干擾,但相對輕微的程度表明,香港排水和水浸管理系統總體上表現良好,防止了出現更嚴重情况。多年來政府持續加強基礎建設和改善工程,並引進嶄新科技實行監測和管理,令山泥傾瀉及水浸等風險大為減少。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