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大研AI模型預測商廈製冷負荷 訂策略減冷氣耗電不損舒適度
冷氣開得太大浪費電力又不環保,嶺南大學數據科學學院的博士生團隊開發人工智能(AI)模型,準確預測商廈冷氣的製冷負荷,制訂最佳調控策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研究項目日前獲得「國際建築機電人工智能大挑戰2025」比賽金獎。目前系統已於香港的商廈及一棟內地大廈進行測試,效果良好。
AI智能冷氣需求預測系統針對商廈冷氣系統而開發,在比賽環節中,精準預測4座建築物未來一個月、每小時的製冷負荷需求,並制訂室內的空氣調節系統最佳化調控策略,既能維持舒適的溫度,又能有效減少能源消耗及碳排放,最終在「人工智能模型開發」學術組別中獲得金獎殊榮,取得5,000美元獎金。
團隊成員劉乙人指,大部分商業樓宇現時依靠經驗或固定時段調節冷氣供應,造成過度製冷及能源浪費。而團隊研發的AI系統則可提前一個月預測每小時的冷負荷需求,在不影響舒適度的情況下節省耗電量。他相信此項技術適用的場景廣泛,能夠準確預測不同建築的冷氣需求,希望未來能推廣此系統至更多商場及辦公大樓,讓智能建築更為普及。
另一方面,研究團隊亦進一步開發「HVAC(暖氣、通風、空氣調節)智能管理平台」,透過結合即時天氣數據,預測不同情況下的冷負荷需求,並協助管理人員制訂節能策略。團隊亦正研究將系統與大型語言模型及AI代理技術結合,使AI直接提出節能方案,降低系統使用門檻。
負責指導研究的嶺大校長、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表示,期望與業界加強合作,以AI技術為綠色建築賦能,為全球減碳作出貢獻。「國際建築機電人工智能大挑戰」由機電工程署與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合辦,並於今年6月至8月舉行,有逾200支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隊伍參賽。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