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爆基孔肯雅熱 劉宇隆料港高機會出現個案 籲市民加緊防蚊
近期內地爆發蚊傳疾病基孔肯雅熱。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今日(30日)出席電視節目時就表示,感染基孔肯雅熱會出現發燒及嚴重關節痛,其中年長及慢性病患者風險會更高,而孕婦亦要多加提防。他續指,由於現時大灣區整合之下,人員及貨物日漸流通,認為本港有高機會出現輸入個案。不過他認為,此病要變成香港風土病,以及大規模爆發的機率亦不高。市民只需保持平常心,做好防蚊滅蚊、清積水等工作便可。
食環署人員於同一節目就表示,基孔肯雅熱可透過被白紋伊蚊傳播。根據署方於全港64個地方設置的誘蚊器,發現今年每月的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較前兩年同期低,且呈下降趨勢。不過由於市民北上頻繁,實際情況需待外遊高峰之後才能得知。署方又提到,早前已與環境及生態局等20多政府個部門開會,加強滅蚊工作。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李明偉就指,若不幸感染此種病毒,病徵有時較輕微而難以察覺。同時,署方亦特別關注防範本地個案,即病毒經由本港社區中的蚊蟲傳播的情況,建議市民外遊回港後要做好防蚊措施,例如外遊後回港兩個星期內,若要外出,可考慮使用蚊怕水。
有政黨於今日約見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歐家榮及相關官員,就加強本港防控措施及提升公眾意識提出建議,敦促政府未雨綢繆,包括促請當局檢視各區蚊患風險,聯同房屋署及康文署等不同部門,於公共屋邨、公園、建築地盤及工地等加強巡查,如發現蚊子滋生地,應馬上採取滅蚊行動,同時建議當局參考佛山投放「滅蚊魚」的做法。議員們亦建議當局透過電視、社交媒體等宣傳防蚊措施,並及善用地區資源,例如透過關愛隊向市民解說,並派發有用物資等。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