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與內地客拗數 拒付車費仲要投訴
《東呼即應》接獲的士司機求助,指早前接載操普通話的旅客,對方說要到「九龍凱悅酒店」,抵達尖沙咀凱悅酒店後,對方指其實要去的是北角海逸酒店,並同意繳付全額車資。惟他們其後賴帳,揚言在小紅書上公開呃車資事件。司機報案後,執法人員亦指示乘客只需付50港元海底隧道費。交通投訴組其後再聯絡,勸喻司機先保留行車紀錄儀4個月,再看投訴人會否回港,司機批評如此安排非常不公。有旅遊業界建議的士司機與旅客多用網約車平台,減低因行車路線、語言問題而起的爭拗,當局亦應想方法改進目前的士業服務。
的士司機鍾先生向《東呼》投訴,指上月28日凌晨在銅鑼灣接載兩名旅客。她們首次已指目的地為「九龍凱悅酒店」,重複時都說是九龍。鍾遂前往位於尖沙咀的酒店,又說有行車紀錄儀錄音證明。閒談間兩人亦透露會在港逗留兩晚。然而,接近目的地時,其中一名乘客改口稱要去「海逸酒店」。
鍾續指,乘客其後發脾氣,指摘他故意兜路,並拒絕支付車資。兩人亦在車內拍攝其司機證及樣貌,威脅將事件曝光於社交媒體,並指控香港的士司機「呃錢」。為避免進一步爭執,他決定將乘客送往警署報案。
鍾先生表示,警署內他向警員提供了行車紀錄儀作證據,但警員未有即時查看,並表示案件將交由交通投訴組跟進,又建議乘客僅支付50港元隧道費,其餘車資可不繳付。鍾對建議感到不滿,他付出了時間、燃料和租車成本,最後卻一毫子也收不到,還可能背上投訴,批評處理方式對的士司機極為不公。
事發後近一個月,鍾先生曾接獲交通投訴組聯絡,建議他保留行車紀錄儀4個月,以待投訴人回港後進一步處理。但鍾先生擔心,若因投訴事件被無辜扣分,將對他造成不公。他強調,自己從事的士司機工作20多年,從未接獲類似投訴,希望政府正視司機的權益。
為改善司機與乘客溝通,香港的士業議會於今年7月舉辦為期3個月「的士禮貌運動」活動,「禮貌大使」到人流較多的士站派發宣傳單張,但《東呼》到平日交通繁忙九龍塘的士站只見運輸署《香港的士服務指引》,而鍾生指平日亦沒看見任何「禮貌大使」。他又說現時經濟狀況下,的士司機服務態度已改善。
針對的士司機與乘客的溝通問題,旅遊業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建議,司機及旅客可多使用約車平台,乘客可清楚交代行程,平台亦會初步顯示路線,能克服語言障礙和溝通問題,以減少爭拗。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