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交通燈調節系統縮車輛等候時間 政府擬擴展至灣仔北銅鑼灣
政府積極推動智慧出行,運輸及物流局日前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交代有關措施的最新情況,指運輸署2022年起在東涌市中心8個聯動式燈控路口,陸續安裝及試驗「實時交通燈號調節系統」,並已在去年完成,運作大致暢順,車輛通過路口的平均等候時間減少約5至10%。署方正安排在一些交通流量較高的聯動式路口試點,例如灣仔北及銅鑼灣安裝系統,並藉此測試其他地區,包括內地的相關技術,以協助制定把系統推展至其他合適路口的計劃,首批位於東涌新市鎮擴展的系統將於明年內完成安裝。
文件提到,隨着交通燈號實時調節技術的發展日漸成熟,相關技術已陸續應用於世界不同城市,其中内地不少城市運用相關技術,利用人工智能分析交通情況及實時調控燈號,以計算當下各個燈控路口的最佳時間分配方案,減少地區路面交通擠塞問題。運輸署早於2021年在5個獨立燈控路口完成「實時交通燈號調節系統」先導計劃,現正計劃把系統推展至全港約50個合適的獨立燈控路口,預計在明年開始陸續裝設,並於測試完成後投入運作,整個項目預計在2027年完成。
智慧公路方面,文件顯示,運輸署已於去年12月29日於汀九橋南行線試行「先導計劃」,測試智慧公路技術及具體的運作安排。截至至今年6月底,該路段共發生19宗輕微交通事故,其中13宗事故能透過系統於10秒內成功偵察,並同時向青馬管制區的管控人員發出警示,管控人員識別交通事故的時間顯著縮短近90%。當局表示,會持續監察並將根據上半年所收集的數據進行中期檢討,以評估成效,亦會利用先導計劃收集的數據,協助制定未來智慧公路的推展策略,包括在其他合適的現有主幹道作進一步試點。
此外,政府計劃在明年或之前提供不少於3,000個自動化泊車位,政府首3個自動泊車系統項目已投入服務,分別位於荃灣海盛路、大埔白石角及深水埗通州街,合共提供約18個自動化泊位。當局表示,現有5個自動化公眾停車場工務工程項目在興建階段,將提供多種不同類型的自動泊車系統,包括拼圖型、立體型和圓筒型,當局爭取於今年底至2029年間落成有關項目。此外,香港機場管理局亦正分階段完成位於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上、供過境或訪港的粵澳旅客使用的自動化停車場。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