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題|內地「銀髮經濟」成大財路?5年後規模料達25萬億元人民幣
人最捨得花錢在甚麼地方?「為了健康」相信是不少人的答案。除著世界多地均面臨人口老化情況,近年來「銀髮經濟」已成為社會一大經濟動力,其中內地的銀髮經濟規模,料於2030年增至25萬元人民幣。目前內地銀髮群體,已從傳統的「重儲蓄、輕消費」轉向「為健康付費」,健康消費也從過去「有病醫病」的被動醫療,變成「主動出擊」,及早花錢管理自己的健康,銀髮群體日益增長的智能化、高品質及多元化的消費需求,點燃了內地消費升級的引擎。
早上7時,61歲的重慶退休教師蔣阿姨呼朋引伴,在江邊公園跟著智能便攜音響練歌;至中午,她在微信社區團購群裡,下單購買來自巫溪縣農村的土豬肉;傍晚,她去了社區服務中心,上一堂舞台走秀課程。蔣阿姨充實的晚年生活,在內地並非個別例子,截至去年底,內地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3.1億,佔總人口22%。內地銀髮經濟市場活力正加速釋放,而「銀髮族」湧入消費市場,正帶來消費觀念的轉變,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
長者付月費 任用「醫療養生gym」
時下愈來愈年輕人付月費做gym玩健身,內地則有長者付月費「玩養生」器材。在重慶市江北區五里店街道渝能陽光社區「享老驛站」,康養(即健康養生)站內有智能醫養(醫療養生)機器人、靶向理療儀、智能艾灸床、紅外按摩桶等各式設備。有年過70的長者幾乎每天早上都會到來享受理療服務。
這是重慶森頓社區養老服務合夥企業,聯同五里店街道所簽訂的社區合夥人協議,將醫養設備入駐驛站,為社區長者群體提供助醫助康服務。負責人表示,長者每月付費一次後,可無限次享用所有智能醫養設備,目前社區內已有140名長者選用。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內地社區養老照護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4%,老年營養和保健品、健康監測設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亦分別達30.1%及7.5%。、全場景的『大產業』躍升」,成為龐大的經濟動力。
銀髮一族的消費力,令消費場景從「日常必需」向「高品質體驗」轉變。在重慶重百九龍百貨商場6樓,重慶首家「銀髮主題店」早前正式開業,一站式打造銀髮群體「衣食住行康養娛」全消費場景,商品包括助浴椅、報警手杖,以及智能床墊等。公司總經理吳國文表示,「中國愈來愈多的『銀髮族』教育水平較高、健康狀況較好,同時財富儲備相對充足、社會參與意願強烈,傳統的養老模式已無法滿足他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
智能櫥櫃 智能床墊殺入市場
在上述商場出售的產品,是生產商為了銀髮一族而打造。椿萱居適老重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卓婭,介紹了一系列居家適老化產品,「這款智能適老化櫥櫃可以根據需求,自動升降,支持語音和手勢控制;分體智能床墊可控制溫度,調節不同部位的高度、角度,同時滿足老兩口不同需求。」「適老」的意思,類近港人聽慣的「樂齡」。
今年以來,重慶、河南、山東、浙江等地陸續出台「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補貼政策,推動銀髮經濟成為消費新增長點。業內人士分析,未來5年將迎來中國適老化產業飛躍式增長階段。
內地長者們對「自我實現」的追求,也在多地獲得支持。在重慶,銀髮志願者們可透過參與志願服務來獲取積分,再用積分兌換各種社區服務;浙江杭州則有為長者度身訂造的訓練營,幫助他們進行系統性健身;而在抖音等線上平台,有「銀髮網紅」狂玩短視頻及直播,傳遞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內地長者著重「生活儀式感」愛學跳舞表演
為長者提供學習和社交活動的教育機構、家家樂老年大學創辦人楊楊表示,「如今老年人更注重『生活儀式感』和情緒價值的滿足,悅己成為消費核心驅動力之一」,「他們喜歡能『自我展示』的課程,舞蹈、樂器、走秀等深受歡迎,學有所成的爺爺奶奶們甚至組起合唱團和表演隊,參與社區演出」。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旗下賽迪顧問發布的《2025年中國銀發經濟發展研究報告》估計,2024年內地銀髮經濟市場規模達8.3萬億元人民幣,而到2030年,有望飛升至25萬億元人民幣。西南大學國家治理學院副教授郝志超認同內地銀髮經濟勢不可擋,「隨著銀髮需求不斷提質升級,銀髮經濟正從傳統養老服務的『小切口』,向全要素、全鏈條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