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3%受訪者指政府增就業機會表現差 弱勢社群照顧不足
政府將於9月提前發表《施政報告》。有團體今日(13日)的調查結果顯示,普遍受訪者認為政府過去3年施政「一般」至「頗差或非常差」,只有少數人士認為「頗好及非常好」。當中在「增加就業機會」方面有42.9%受訪者認為「頗差或非常差」;「照顧弱勢社群」方面,36.3%受訪者認為「頗差或非常差」;「加強勞工保障」方面亦有32.6%認為頗差或非常差。該團體認為不少政策問題屬積累多年的深層次矛盾,當局務必認真處理,期望發展經濟同時顧及身處困境的基層市民及弱勢社群。
社區組織協會在6月7日至7月4日期間,透過網上問卷訪問347名18至65歲人士。除得出述結果外,被問及政府是否「民有所呼,我有所應」,46.7%受訪者表示「一半半」,37.1%受訪者認為「頗不能夠或非常不能夠」。對於政府能否做到所謂的「拼經濟謀發展 為民生添幸福」,44.7%受訪者表示「一半半」。39.5%受訪者表示頗不能夠或非常不能夠。
對於基層市民期望政府優先處理的政策範疇,社協調查顯示首5位是「土地及房屋」(62.2%)、「醫療服務」(59.7%)、「弱勢社群照顧」(52.2%)、「社會福利服務」(49.0%)、「教育資源」(47.8%)。社協又指受訪者認為政府管治班子要優先推行一站式申請各項經濟援助計劃,增加綜援、在職家庭津貼及學生資助等現金津貼金額;其次是為貧困兒童及青少年提供更充足的保障,避免跨代貧窮、每年至少興建3.5萬個公屋單位,確保輪候3年上樓。
社協認為不少政策問題屬積累多年的深層次矛盾,當局務必認真處理,包括:貧窮差距、房屋及土地、醫療健康、社會福利、安老照顧、退休保障、經濟發展、教育、勞工保障及照顧弱勢社群等範疇。社協又認為,雖然政府在2022年施政報告中,訂立110項關鍵績效指標,但當中部分指標屬產出的指標,而非以效益為主導,認為當局不應僅說「做了甚麼」,而是「做到甚麼」。
社協認為,現時基層市民持續面對通脹造成的經濟壓力,支援弱勢社群的服務尚待進一步完善;近期個別行業失業率較高,基層勞工就業待遇仍欠理想,反映當局必須改善基層生活狀況,增強就業支援。社協呼籲今年《施政報告》應以「齊扶貧同富裕 惠基層建未來」為題,發展經濟同時顧及身處因境的基層市民及弱勢社群。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