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聲興:中國谷機械人推動科技國產化
近期機械人領域發展迅速,或為下一個全球各國競爭的市場。如英偉達(Nvidia)正在將機械人技術視為人工智能(AI)晶片業務競爭激烈的主要增長領域,早前為該企首個開源、通用且完全可訂製的人形機械人推理與技能基礎模型,進行首次更新Nvidia Isaac GR00T N1.5。另有消息揭露,特斯拉(Tesla)Optimus小批量量產在即。
內地政策面也對相關領域高度重視,工信部等17部門聯合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明確加速人形機械人創新發展。
此外,國家新型工業化操作系統「鴻道操作系統」近期正式發布,標誌着內地在具身智能機械人基礎軟體領域取得重大進展。考慮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AI手機和電腦、智能機械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製造裝備,「鴻道」及電腦端「鴻蒙操作系統」,都是未來國家科技領域的布局方向。
打破工業系統外商壟斷
「鴻道」支援包括龍芯、華為、海光、英偉達、英特爾(Intel)、高通等一眾圖像處理器(GPU)及神經網絡處理器(NPU)架構在內的多架構晶片適配,實現了晶片、系統、應用的垂直整合支持,令國產操作系統完成在新一代智能終端的全面布局。為國產機械人操作系統實現自主可控提供關鍵支撐,其技術自主性、生態兼容性及場景覆蓋能力,亦可為中國機械人行業注入強勁動力。
此外,憑藉其自主可控的底層架構,該系統可仿照人類大腦,將機械人負責AI計算的大腦和負責運動控制的小腦,運行在同一顆晶片上。它不僅節省五成的成本和六成的功耗,更可滿足工業製造、醫療手術等高精度場景需求,是內地唯一通過汽車、工業控制、醫療儀器、軌道交通4項最高安全認證的系統,亦可實現從單體智能到群體智能的跨越,支持百萬級智能體協同。預料將可加速多領域的規模化落地,改變現時內地工業操作系統80%依賴西門子等國際廠商的壟斷現象,有望加速相關領域的國產化替代進程,對多個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香港宜推政策配合發展
相信機械人將成為晶片後對國家經濟發展十分重要的領域,香港應利用自身優勢,宜在今年的《施政報告》着力部署機械人領域的發展,增強科技領域的競爭力,助推香港乃至國家總體發展。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 鄧聲興(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份)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