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砸2.5億美元網羅24歲AI奇才 演算法精英身價直逼體壇巨星
人工智慧領域的爭奪戰持續升溫,Meta執行長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近日祭出驚人招募方案,以高達2.5億美元的總酬勞延攬年僅24歲的AI天才戴特克(Matt Deitke),引發科技界震撼。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戴特克原先婉拒Meta提出的「低估價」1.25億美元合約,但在與扎克伯格親自會面後,對方當場加碼至2.5億美元,其中第一年便可能領到超過1億。這筆交易被外界譽為「史上最高的個人AI人才雇用案之一」。
戴特克曾就讀華盛頓大學電腦科學博士班,隨後進入艾倫人工智慧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AI),領導開發能處理影像、聲音與文字的多模態聊天機器人Molmo,符合Meta發展超級智慧系統的戰略目標。他也於去年共同創立AI新創公司Vercept,主打能自主操作線上軟體的智能代理人,並獲得前Google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等人1,650萬美元投資。
2022年,他在全球權威AI會議NeurIPS榮獲傑出論文獎,從逾萬篇投稿中脫穎而出,成為新世代AI研究的代表人物。
Meta此舉顯示其在AI領域的激烈佈局。據悉,公司近年已為延攬頂尖AI人才投入逾10億美元,包括挖角蘋果AI模型團隊主管龔明磊(Ruoming Pang),提供逾2億美元報酬,組建名為「超級智慧實驗室」(Superintelligence Labs)的精英團隊。
但高薪搶才也引發不小爭議。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奧特(David Autor)感嘆,「當電腦科學家能拿到與職業運動員一樣的薪資,我們就來到了《宅男的復仇》巔峰時刻。」
UCLA教授拉斯里尼瓦桑(Ramesh Srinivasan)更批評,這種集中資本於極少數頂尖AI菁英的模式,正加速經濟不平等。他指出,像Meta這類公司一方面用AI取代基層人力,另一方面卻將數億資金投注在極少數研究員身上,「這些模型所依賴的訓練數據,其實正是那些被裁員者的勞動成果。」他直言,單靠全民基本收入(UBI)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真正的癥結是,沒有人為自己貢獻的數據獲得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