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專員葛明:引入新型工業技術專才 推介企業進駐舊工廈發展
工業專員葛明表示,本港發展新型工業化有較大困難,因過去30年未有發展製造業,人才儲備不夠,工商界過往只投資「短、平、快」的項目,本港亦缺乏相關基建,即使現時社會支持創科發展,但在推動新型工業化方面仍需努力。
葛明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政府去年推出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資助生產商在港設立新智能生產線,截至6月,委員會共資助3個項目,投資額共17億元,政府會資助最多5億元。他指,其中一個外地生產藥物的項目,製造後5小時內會送到病人手上,認為本港在亞洲的地理位置優越,加上物流業發達,在政策支持下,推動項目選擇落戶香港。
對於有意見認為,計劃應吸引龍頭企業,而不是規模較少的企業,葛明表示,現時計劃已對企業規模有一定要求,但發展產業必須引入龍頭企業,帶動建設產業鏈,當局會重點研究。
將引入製造業技術專才 推介企業進駐舊工廈發展
葛明表示,香港過去的製造業人才出現斷層,畢業後工作機會亦不足,希望輸入內地及海外技術專才,引入有經驗、較年輕的專才,協助企業順利落地外,亦希望專才可帶領學徒有實習機會。
葛明又表示,新型工業化多年來都缺乏土地,正積極推動發展新田科技城,亦會與科技園公司等合作,整合園內退出企業的土地,短期內交由新來港企業發展。他又指,本港發展新型工業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會專注發展用地不多,但附加值較高的新型工業,現有不少私營的舊式工廠大廈可緩解用地壓力,會向新來港企業推介。
葛明又指,創新及科技局與政府統計處,釐定新型工業產業的活動範圍結果顯示,2023年本港「製造及新型工業產業」增加值為768億元,按年上升7.6%,約佔本地生產總值2.6%。當局目標到2032年佔生產總值5%,代表未來7年每年需保持雙位數增長,需多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