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A1:私地業主置疫罔聞 全港滅蚊防線潰崩
本港至今錄得9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全城人心惶惶。本報記者到多區直擊蚊患情況,揭蚊患嚴重的大埔及馬鞍山,不少居民都擔心感染基孔肯雅熱,有幼童穿長褲去公園避免蚊叮。政府近期高調宣揚以各種手法滅蚊,包括在患者所住區域公眾地方噴灑蚊油,又以機械狗深入叢林滅蚊。然而,有大埔居民表示居所附近蚊患嚴重,雜草叢生且垃圾堆積,惹來蚊蟲孳生,惟向政府部門投訴後情況亦未見改善,多番追查後始發現因部分土地屬私人擁有,部門只能處理官地,僅出信勸喻業主滅蚊。有議員認為,沒有居民配合,政府只靠處理官地蚊患於事無補,建議可由食環署發告票,迫令業主修整環境。
居於大埔船灣村屋的黃小姐經常受蚊患困擾,一次回家途中,她發現附近詹屋村行人路旁草坪雜草叢生且有床褥、行李箱、塑膠架等大量垃圾,雨後積水卻沒人清理,孳生蚊蟲,於是向政府反映,但由於部分草坪屬私人地段,有關部門表示只能去信要求業權人改善,未能代為清理,僅能清理屬政府的範圍。黃小姐直言情況不理想,卻有冤無路訴,對此感到相當無奈。
本報就事件向地政總署查詢,署方表示已派人修剪生長過盛的雜草,至於私人土地部分,因其地契沒有要求業權人修剪植被的條款,因此已向業權人發信勸喻。議員楊永杰表示,過往因土地各個持份者各自為政,常影響滅蚊進度,而蚊子能於100米範圍內自由活動,故此船灣個案中,在沒有居民配合下,只處理官地蚊患亦於事無補,認為若然出勸喻信無效,可考慮由食環署發告票,迫令業主修整環境。
記者早前到場實地視察時,發現鄰近的船灣巴士站旁有超過20個垃圾收集箱及回收箱,於下午約4時已幾近爆滿且發出惡臭,有居民表示雖然每天清晨都有人收集垃圾,但附近居民眾多,即使每日收集一次亦無法消化龐大垃圾量,導致不少垃圾堆積在收集箱旁,招惹蚊蟲。
記者向食環署查詢後,署方表示每周至少一次安排服務承辦商到該地點作滅蚊及防蚊工作,近日已於該處清除容器積水及施放殺蟲劑,至於巴士站旁垃圾箱因垃圾量增加,已安排增加垃圾收集頻次及加強街道清潔。
另外,6月期間,蚊患指數一度高達24.8%(第三級)的馬鞍山,蚊蟲出沒問題同樣值得關注。記者早前在下午約4時到馬鞍山公園視察,雖然公園內設有33部滅蚊裝置,但記者於公園一隅樹蔭下的長椅僅坐5分鐘,即被蚊叮了5處,小腿可見紅色的蚊叮痕迹,而記者發現有被白紋伊蚊叮咬。根據資料,基孔肯雅熱可經由白紋伊蚊或埃及伊蚊傳染,其中白紋伊蚊屬本港常見品種,其出沒高峰期為清早和傍晚。
市民楊小姐帶同小朋友到場玩耍,她指小朋友僅到來數分鐘已遭蚊叮,又指知道基孔肯雅熱病症正盛行,因此已預先噴蚊怕水。到場與玩伴遊樂的梁同學就表示,早前來玩耍時已遭蚊叮咬數處,故此今次特意穿上長褲,加強防範,他又指有留意基孔肯雅熱的新聞,知其致死率不高,但仍擔心染病,他過兩天會去行山,屆時將會做足保護措施。其家長梁太亦指擔心染病,所以穿上長褲,並希望政府在公園加強滅蚊。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發言人指,定期巡察轄下所有場地包括馬鞍山公園的各項設施並按指引防控蚊患,包括加強清理積水及垃圾,施放蚊油和蚊沙,及聘請滅蟲公司噴灑殺蟲劑。此後會繼續提高警覺,加強滅蚊工作。
更多新聞,請瀏覽東方日報網頁:
http://orientaldaily.on.cc/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