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跌反容許中學開5班 教局稱嚴把關
教育局早前公布「中學規劃未來路向優化方案」,調高中學開班準則,又推出先導計劃,容許收生表現理想的學校可以申請加班,有聲音質疑或扼殺弱勢學校生存空間,間接加速縮班殺校潮。教育局解釋,本港學生人口雖然面臨結構性下降,但同時北區亦出現學位不足、需跨區升學的情況,相關政策「唔可以一刀切」。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指,香港的教育生態需要一個新陳代謝的機會,「家長會用腳去投票」,學校必須了解學生及家長所需,針對性地開辦特色的課程。她強調並沒有「殺校」一說,她以中學為例子,「最後你收到3個(學生),我哋都唔會殺你校,我哋係會按人頭畀錢。」若學校可以用3個學生的資源維持運作,或者辦學團體很有熱誠,額外提供資源繼續營運,教育局不會阻止。她表示,當局應該將更多資源用於提升學生的學習環境、設施,「而唔係平均咁派晒,大家安樂」,這樣質素無法提升。
有指當局容許中學4班變5班,或擾亂學校生態,蔡形容學校申請加班是「小步子、高門檻、嚴把關」,除了最多批准5間學校外,該校的收生要達100%,當局亦會審視學校的教育表現。她亦指可參考過往由3班轉4班的情況,不少申請成功的學校都富有特色,亦非傳統Band 1學校。
另外,教育局上月更新適用於中小學的《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當中指出學校要以總動員方式落實國安教育。蔡若蓮指出現時校園內未見到有「軟對抗」的出現,反而在網絡世界不時有網媒藉教育議題炒作,她以內地交流團發生腸胃炎事件為例,炒作內容「講到好似內地周圍都食物中毒咁、好危險」,斥有關行動是試圖曲解內地交流團的原意,以蓋過交流團的得益。
蔡又談及當局早前呼籲學校勿參與獨立日活動,澄清指教育局沒有針對任何一個活動或日子出通告,局方與學校有進行溝通,發通告指引學校進行自我檢視,其中就包括參與外間活動時的檢視表,蔡認為大原則是在參與與教學無直接關係的活動時,學校應先思考是否有需要,「你去做布景板應唔應該參加呢?主要係睇你個學生去做咩活動,同你個學習有咩關係。」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