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殺機陷阱多你要知 邊歎冷氣邊煤氣爐煮食隨時攞命
天時暑熱,不少家庭都會開冷氣。不過若開着冷氣下廚,隨時會釀成危險。浙江溫州早前有一家5口於家中開冷氣煮飯,期間一直緊閉門窗,結果懷疑因空氣不流通,加上使用煤氣爐,導致氧氣含量下跌,令整家人相繼出現頭晕、惡心、嘔吐及腹瀉等徵狀,及後證實為一氧化碳中毒。有指煮食的「油煙」所產生PM2.5微細懸浮粒子,若長期吸入,隨時令患癌機會大增。《東呼即應》請來專家教路,拆解「廚房殺機」,讓大家食得安心之餘亦煮得安心。
環境科學學人梁浩文解釋,一般煮食時,爐具燃燒需要氧氣,若氧氣充足,便可以「完全燃燒」,此時只會產生二氧化碳。然而,開冷氣時,室內會變為空氣不太流動的密閉空間,導致環境中的氧氣不足,便會出現「不完全燃燒」,並產生容易被人類血液吸收「一氧化碳」,導致一氧化碳中毒,甚至缺氧。人類的大腦一旦缺氧達5分鐘,便會令人的意識、大腦功能慢慢衰退。他提醒,燃燒或煮食時,應確保室內空氣流通,一旦出現中毒情況,應即時送院求醫。
除了無形的一氧化碳,廚房油煙所產生的PM2.5對健康的影響亦不容忽視。梁指出,油的粒子在煮食期間經過加熱,令其分裂成細微粒子,其中部分會懸浮於空氣中,變成PM2.5。一旦被吸入,PM2.5便會帶着有害物質,直接進入人體,甚至進入血液。至於如何避免煮食時吸入過多PM2.5,他提醒市民要正確使用抽油煙機,又提到坊間流傳「只開抽油煙機而不開窗」的做法並不正確,甚至會導致有害物質在室內不斷循環,故開啟抽油煙機時,應打開少許窗戶,確保抽走油煙後可吸入室外空氣填補。
烹飪時容易出現熱油起火的情況。梁浩文提醒,一旦熱油起火,絕不應嘗試用水救熄。因為水和油密度不同,無法混合,且兩者溫度不同,一旦落水便會導致油有如「放煙花」般不斷濺出,隨時濺落人體導致燒傷。此外,若火本身非常猛烈,即使蓋上濕毛巾亦可能無法撲滅,甚至會將毛巾燒着,令火勢更加猛烈。他提醒,若熱油着火,首先要保持鎮定,可嘗試將火的熱力抽走,例如熄火或令其降溫,讓火慢慢熄滅。若家中有防火設備,亦可嘗試用防火沙蓋住燒着的地方,或者用防火泡沫滅火筒直接噴向火種中心。
另外,下廚時經常會用到的麵粉,原來不慎處理亦可構成危險。梁指出,若麵粉飄浮在空間中,由於它本身亦是一種燃料,一旦附近有火或足夠熱力,便有機會忽然爆炸,出現「塵爆」。由於麵粉燃燒、爆炸時會釋出更多熱能,導致其他麵粉燃燒,變成「火燒連環船」、「燒炮仗」,故情況非常危險。
近年不少明火煮食爐的爐面用上強化玻璃,但亦有人反映這類爐面會忽然「爆玻璃」。裝修學院校長鄧世民表示,玻璃本身有機會無原因之下爆開,尤其是強化玻璃,不過發生的機率極低。另外,若煮食爐的爐頭火孔堵塞,火及煤氣就會倒流,令火向內燒,造成極大溫差,導致玻璃爆裂。他提醒,若發現左右邊的火不對稱、閃爍不定,或火的顏色不同,則代表爐頭被堵塞,應將爐頭逐件拆開徹底清洗。若內部非常骯髒,可浸泡暖水或加入洗潔精,再用刷子或竹籤清洗。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