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訪問|廖予生:破斧沉舟追職業夢 人細鬼大的香港「神童」
【體路專訊】香港桌球界多才俊,美式桌球有卡比多羅比;英式桌球有「一哥」傅家俊、「四眼Cue后」吳安儀。當一班星將近年繼續在國際賽發光發亮,一位新秀同時冉冉升起。剛踏入15歲的「神童」廖予生(Shaun),單在2025上半年已在英國錦標賽2個組別分別奪得1金1銀。立下宏遠冀進軍職業的他早年更獲父母支持,舉家移民英國,投身於丁俊暉桌球學院練習。經過苦練之下,Shaun的技術和心態近年進步神速,他更希望以平常心挑戰在2年內打入職業賽……
2歲與桌球結緣 從桌球館做功課日子中成長
Shaun自2歲起與桌球結緣,接觸契機是因為父親送贈的一張玩具桌球枱。眼見兒子收到禮物後對其愛不釋手,Shaun爸爸便開始教授兒子基本動作。到了5、6歲,Shaun已經會在標準桌球枱練習:「那時候還未夠高,仍要『擔張櫈仔』才打到,哈哈!」
8歲的時候,Shaun迎來人生第一個比賽,當時他已越級挑戰U18、U21組別。雖則如此,他卻並非志在參與,更成功取得人生首場勝仗。然而對Shaun影響更深的,卻是緊隨其後的一場敗仗。首嚐失利滋味的他當下忍不住哭了出來,但同時也激發起這位年輕球手的鬥志:「自從那次開始,我便對桌球開始變得認真,然後便踏上了這條路。」
在小學階段,Shaun已通過遴選加入香港少青隊,他亦醉心練習桌球,桌球館彷佛成為了第二個家:「我以前甚至會在桌球館做功課,要做完才可以打波,所以為了可以打多一點,自己做功課都會做快一點。」
2022年,新冠疫情仍然肆虐,雖然只能作有限度訓練,但Shaun該年卻成為本地公開賽U14及U21組別「雙料冠軍」,令大眾對12歲的他眼前一亮。為了鋪路成為職業桌球選手,Shaun的父母翌年更作出重大決定 ── 舉家移民英國錫菲市,而Shaun也開始在中國名將丁俊暉於當地成立的桌球學院訓練。
移英後成長迅速 不只練技術更練心態
去到英國,學業壓力有所減少、訓練量得以增加到每日4至5小時,此消彼長下Shaun的成績扶搖直上。2023年,他奪得英國錦標賽U14冠軍,同年在英國單局限時賽(Shoot Out)奏凱,成為桌球電視轉播史上在排名賽取勝的最年輕球手;2024年,他在沙地阿拉伯舉行的亞錦賽勇奪季軍;到了今年,他於上半年已先後奪得英國錦標賽U18亞軍和U16冠軍。
從Shaun的戰績中不難看出,他在英倫闖蕩期間仍「熱愛」越級挑戰。儘管Shaun在與年長球手較勁的過程中也會偶爾碰壁,但其波瀾不驚的心理質素,往往使他可以從挫折中汲收養份,從而變得越來越強:「爸爸以前教我,『輸了不要緊,就當作是經驗,盡力便可以了。』所以我不會怕失敗,畢竟很多時候對手確實厲害,而自己可以做的就是想想如何再進步,下次怎樣再打好一點。」
看輕得失說來容易,但Shaun學曉這道理也並非一朝一夕,而是隨著比賽閱歷漸多,慢慢變成見慣風浪的小伙子:「其實自己不太害怕越級挑戰,因為打了這麼多比賽,很多情況都習慣了。有時可能出現一些『負碌』的波,最多也是笑一笑;也有試過對手發脾氣動手拍枱,但我也不會覺得有甚麼特別。」
不過始終人非草木,縱然不容易被外界影響,惟Shaun承認偶爾也會被自己的情緒左右:「我有時都會嬲,但不是嬲對手,而是嬲自己,因為有時真的打得不好。」談到如何從中調節,他依然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道:「等一下過了去便算,有機會再做好一點。如果真的狀態不好,便休息多兩天,重新整理自己,然後再出發。」
由於長駐英國訓練,Shaun不時獲得與名將交手的機會,並有機會從2024年世界冠軍威爾遜(Kyren Wilson)、「白旋風」韋德(Jimmy White)、「黃金左手」威廉斯(Mark Williams)等人身上學習,亦是其進步神速的原因之一。隨著成績漸入佳境,Shaun和家人當初移英的目標似乎不再遙不可及,而剛於上周渡過15歲生日的他不諱言指,希望在2年內躋身職業球手行列:「做職業選手是推動我打波的動力,希望可以見識一下更多高手,同時嘗試攞更多獎。」
父母鼎力支持追夢 喜獲前輩點名讚賞
要完成職業夢,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Shaun亦懂得飲水思源,感恩父母願意放下在香港的一切,幫助自己追夢:「爸爸是我當初接觸桌球的原因,現在也會幫我訂機票、處理比賽事務,而且那時候為了移居英國,他甚至賣了在香港的房子;而我媽媽則是攝影師,但為了陪我們去英國、照顧我們的起居飲食,也不惜放棄了她的攝影工作室。」
誠然,未必每個家庭有能力付出如此高成本助小朋友追夢;即使有,也未必每對父母願意為孩子孤注一擲。不過Shaun的媽媽Jenny直言,只要能夠幫助兒子,不介意與丈夫操勞多些:「我們兩夫妻的想法都頗一致,不論在訓練環境、生活上支援、自由度都盡力為他安排最好的。其實當初我都沒有學過攝影,但自己也成功將興趣變成職業,因此我相信追夢這件事並不是天馬行空。」
由於工作關係,Jenny早前帶同Shaun短暫回港,後者亦有回到香港體育學院,與一班港隊隊友交流。訓練過後,Jenny收到傅家俊太太的訊息,令她瞬間喜上眉梢:「很記得那是一則錄音,『Marco(傅家俊)跟我說,剛剛看到你兒子和安儀在體院對打,Marco甚至說比同齡的自己打得還要好。』作為父母來說,兒子得到這個認可是相當震撼。」
震撼之處,除了是獲得前輩的肯定,更證明當初全家破斧沉舟的決定沒有做錯:「我最欣賞Shaun會盡力追逐訂立的目標,並不是說了就算,而在英國的這幾年,他無論技術抑或心態的確都成長了不少。」
話說回來,其實正是因為家人喜愛「魔術師」梅菲(Shaun Murphy),才會為廖予生起上「Shaun」這個英文名,但他自己就直言不會被這個名字限制:「反而我沒有視特定一位球手作為偶像,因為我覺得他們每位的打法都引人入勝。而我希望做回自己,不會特別想變成誰。」
Shaun在談吐間,會展出一種與其年紀不相符的成熟,他沉著冷靜頭腦加上遠大抱負,令人不禁對其未來充滿期待。說不定若干年後,當桌球界再說起「Shaun」,大家一個想起的不一定是「Shaun Murphy」,也有可能是「Shaun Liu」。
圖:李科毅、受訪者提供
文:李科毅
《體路Sportsroad》
屬於香港人的體育新聞平台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portsroa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portsroad.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