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火星任務」大比拼 挑戰回收材料砌機械裝置
有本港非牟利機構與工程公司合辦為期兩天的創新教育活動「青年設計學校」,15間中學的學生在工程師帶領下進行比賽,透過模擬「火星任務」等互動遊戲,探索以循環再用物料、可持續設計理念及工程知識。活動中學生利用廢紙、膠樽等日常回收材料,設計並建造機械裝置(Rube Goldberg Machine),以波子在人造斜坡跑道中打開不同機關,從以獲取人類生存必需的三大資源,包括水、氧氣及能源,當中涉及坡道設計、斜度、波子速度和力量等計算。
活動由奧雅納工程顧問與青年成就香港部合辦,以「主動轉舵,還是隨波逐流?」為主題,因應氣候變化、地緣衝突、資源短缺等全球議題,設計了一系列啟發性課程,在模擬地球即將不宜居住的情景下,學生們分組完成了「火星任務」、「資源再生設計」及「太空競賽」等創新挑戰,過程中學習基本工程知識。
評審團成員奧雅納工程顧問東亞區總裁楊詠珊表示,活動當中學生可培養創新思維、可持續意識以及化挑戰為機會的積極態度,將成為他們未來作為科學家、工程師和負責任公民的寶貴資產。另外,學生可從活動中學懂如何不斷嘗試和改良,以團隊合作精神解決問題,「在過程中一定會面對失敗,但最重要是面對失敗仍能保持正面樂觀積極態度,如果失敗而不懂面對,才是最失敗之處。」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中二學生張雯樂表示本來很害怕計數,但參加活動後發現原來融入日常生活後,學習物理不困難,酬是要不停試和改良,就好像活動中不斷改良機械裝置的斜路,「現在知道如果我不去試,我個人不會進步。」她又表示父親是裝修工人,「他一手一腳將間屋由空屋,變成超級溫馨,好像英雄般,我由小到大都想跟我爸爸一齊出來建造更多好的建築。」而參加今次活動後,鞏固了她想當建築師的想法。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