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經濟措施增加入行吸引力 何啟明籲員工再培訓轉行
由香港安老服務協會與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聯合舉辦的「第七屆安老服務傑出員工選舉頒獎典禮」於日前舉行。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於致辭時表示,面對人口老化及安老業界人手短缺問題,除了培訓人才及引入外勞,亦建議其他界別人士轉行,尤其是管理人員、飲食業或建築業人士。他指轉行人士可考慮護理員、保健員、院舍雜工或廚師等職位,不少院舍仍有職位空缺,可見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十分殷切。
措施顯示安老服務愈更重要
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主席羅君美認為,政府近期公布的30項促進銀髮經濟措施,包括「銀色消費」、發展「銀色產業」、推廣「銀色品質保證」、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和釋放「銀色生產動力」五大範疇,顯示安老服務的重要及迫切性。這些政策增加長者於社會上經濟參與度和社會地位,更彰顯了社會對長者的關懷與支持。
第七屆安老服務傑出員工選舉分為「專業組別」及「前線組別」,共收到來自非政府機構及私營機構的185份提名。專業評審團最終選出26名傑出與優秀員工,涵蓋護理員、護士及社工等。此外,大會設「資深卓越獎」、「新晉之星獎」及「人才輩出獎」,分別表揚資深員工、年輕員工及培育人才的院舍。
江門來港成為護理員 疫情期間為照顧長者不忍回鄉
馮綺蓮是「第七屆安老服務傑出員工選舉」前線組別的得獎者之一,現於欣景安老院擔任護理員。她於2023年1月從廣東江門來港工作,動機主要是改善家庭經濟狀況。在江門,她從事包餃子工作,月薪約3000人民幣,而本地護理員工作收入增至14500港元。她表示,這份收入有助照料家中年邁父母和公婆,以及減輕27歲兒子的負擔。雖然工作繁忙,她仍每月抽時間返回江門探望家人,單程車程需四個半小時。
來港初期,馮綺蓮遇到不少挑戰。2023年正值疫情,她因疫情新聞而感到擔憂,曾考慮辭職回鄉。但院舍一位長者確診後,她選擇留下並主動參與照顧工作,成為首批護理確診長者的員工。她表示,當時意識到若每個人都選擇離開,長者將無人照顧,這促使她繼續堅持工作。馮綺蓮表示,與長者相處讓她感到愉快,這份工作亦充滿意義,是她繼續從事護理工作的原因。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