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不穩|天文台今日多次發紅雨及黃雨警告 新界6宗水浸
天文台在晚上8時取消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本港受低壓區丹娜絲的殘餘及活躍西南季候風影響,日間持續有大雨及狂風雷暴。天文台在早上8時35分發出今日首個黃雨警告,約1小時後改發紅雨警告,到上午10時40分改發黃雨警告,中午12時40分第二度發紅雨警告,下午3時半再改發黃雨警告。
天文台中午亦一度發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生效2.5小時後,在下午3時10分已取消。
今明兩日仍有暴雨及狂風雷暴 下周初驟雨減少
天文台指,受低壓區「丹娜絲」的殘餘,及活躍西南季候風影響,華南沿岸和南海北部有大驟雨及狂風雷暴,本港今早多區錄得約50毫米雨量,港島南區、大嶼山南部及南丫島雨量更超過70毫米。
署理高級科學主任郝孟騫指,按照目前預測,「丹娜絲」的殘餘會在今日往西南方向移動,橫過廣東東部,隨後可能在廣州附近掠過,而殘餘南側的活躍西南季候風,會在今明兩日普遍影響珠江口一帶;預料本港今明兩日,仍會有暴雨及狂風雷暴,周六仍有驟雨,下周初驟雨逐漸減少。
「丹娜絲」早前登陸台灣後,在東海出現90度轉向,向西南偏西方向,以「回馬槍」的路徑再度襲港。郝孟騫指,「丹娜絲」轉向主要受高空引渡氣流影響,雖然減弱成為低壓區,但相關雨區及西南季候風,仍為本港帶來惡劣天氣。
新界有農田遭淹浸 水深達1米
在惡劣天氣下,多區出現水浸。上水雙魚河唐公嶺村村長關天舜表示,今早紅雨警告信號生效期間,村內排雨渠懷疑因為淤塞而倒灌,他的農田遭淹浸,水深達1米,要自行用電泵抽走積水。他形容損失在所難免,但要待完成清理積水,才能評估具體損失。
渠務署接6宗水浸個案 已全部完成處理
渠務署表示,截至晚上7時,已確認6宗水浸個案,其中2宗位於新田公路近模範鄉,2宗位於新田村路,1宗位於八鄉大窩村,1宗在朗天路往天水圍方向,署方人員迅速到達現場,並與路政署緊密合作,所有水浸個案已完成處理及清除。
署方指,昨晚紅雨警告生效起,已啟動緊急事故控制中心,派出100隊緊急應變隊伍,巡查容易水浸的地點。署方呼籲市民,若發現排水設施淤塞或水浸,應致電24小時渠務熱線23001110。
路政署亦指,會盡快清理道路上的障礙物,及淤塞的道路集水溝和渠道、為倒塌的斜坡進行緊急噴漿工程等,盡快恢復主要公共道路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