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總理:為資安考量 禁公部門使用DeepSeek
捷克總理費亞拉(Petr Fiala)週三(7月9日)表示,出於資料安全方面考量,捷克政府已禁止公共行政部門使用中國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任何服務。此舉也是繼德國、義大利、荷蘭之後,對該公司實施禁令。
《路透社》報導,費亞拉9日在現場直播記者會中說:「政府決定禁止捷克公共行政部門使用DeepSeek所提供的AI產品、應用程式、解決方案、網頁與網路服務。」他表示,DeepSeek身為一家中國公司,有義務與中國政府機構合作,這讓北京得以存取DeepSeek位於中國伺服器上的資料。截止目前,DeepSeek與中國駐布拉格大使館均未對此回應。
此前,義大利已要求應用平台下架DeepSeek相關應用程式,並以用戶資料處理不透明、資料儲存位置不明為由展開調查;荷蘭與德國也分別採取行政限制,禁止政府部門安裝與使用DeepSeek工具。
台灣方面,行政院與數位部自去年初起,即全面禁止公部門使用DeepSeek,理由同樣是資安與個資外洩風險。南韓、澳洲及美國的特定州政府與聯邦機構,也已陸續實施相關封鎖措施,包括禁止政府設備下載、封鎖連線,以及禁止在國防與太空科技等敏感領域中使用該工具。
近年來,世界多國對中國AI技術的信任度持續下滑,主因是中國企業在政府監管下可能涉及科研資料竊取與資訊安全風險。過去包括美國與加拿大在內的多個研究機構,曾遭疑似與中國政府有關的駭客團體入侵,竊取如新冠疫苗研發成果與國防科技資料。美方先前也點名駭客組織「HAFNIUM」由中國支持,入侵全球醫療與國防單位。
而各國也對中國AI公司在數據安全與監控技術方面的潛在風險保持高度警戒。中國法律要求本國企業需配合政府資訊調閱,加上AI技術可能被應用於假訊息操控、網路滲透與人權監控,使得上述歐洲國家皆已陸續禁止公部門使用來自中國的新創AI工具。
據了解,DeepSeek根據其本身的隱私權政策,將大量個資儲存在中國的電腦上,諸如對其AI程式的請求指令,或上傳的檔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