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SEN學童診治計劃見成效 紓緩公營醫療排隊壓力
本港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童接受公營醫療需排隊超過26個月,常錯過黃金治療期。有機構推出計劃,為基層SEN學童診斷及治療服務,現已服務約500人。申請者需提供公營醫療排隊證明及通過入息審查,等待時間約4至6週。7歲的劉卓恆(卓恆)患有注意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經社工轉介,他於2024年8月加入該計劃,接受藥物治療、定時復診及言語治療,現病情已經得到改善。
卓恆來自綜援家庭,父親有中度智障,母親獨力照顧他及雙胞胎弟弟。卓恆在學校難以專注,沉默寡言、行為衝動,經常拒做功課。他加入計劃後,接受了藥物治療、定時復診及言語治療,現能控制情緒,溝通能力顯著提升,願意與人交流並按時交功課。卓恆母親表示,計劃讓她更理解兒子狀況,依從醫生建議調整照顧方式,家庭緊張氣氛減少,親子關係更親密。她補充,卓恆現能表達感受,與弟弟互動增加,在學校參與度亦提升,開始願意舉手答問題。
卓恆主診醫生傅子健指,ADHD遺傳率高達74%,屬發展性障礙,腦部前額葉未達應有水平,導致專注力不足,特別在重複性任務如功課或上課時顯現。他強調,早期治療至關重要,如卓恆般非重度症狀的學童,常需待學業跟不上才被發現,錯過黃金治療期。針對目前臨床心理學家及治療師人手短缺,培訓未追上需求,傅指出,計劃能在減輕基層家庭負擔,助醫療團隊及早介入。患者目前在言語治療與家長配合下進展顯著,言語治療師蕭穎嵐表示,卓恆經評估發現舌頭控制能力弱,現經過治療後已能主動介紹自己,與同輩分享喜好。
計劃名為SEN CONNECT「心智多樣化」,由愛望基金聯同港安醫院慈善基金推出,計劃的醫療團隊由17位言語治療師或醫生組成,首階段目標支援1000名3至14歲學童。關於醫療人手不足與排隊壓力大,愛望基金首席執行官毛迪生表示,本港23/24年度的SEN確診學童已由2019年約49,000人上升至64,220人,公營醫療排隊時間長達兩年。他亦呼籲,政府合作及社會支持,透過培訓更多人手,以紓緩排隊壓力。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