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北環綫將設支綫連接皇崗口岸 主綫及支綫最遲2034年同步通車
港鐵與政府就北環綫第一部份項目簽訂協議,落實北環綫主綫以外將設支綫,連接皇崗口岸;主綫及支綫將合併為單一項目,分兩期發展,將不遲於2034年同步通車。
協議涉及融資安排、設計及建造。北環綫主綫將連接目前的錦上路站,至將會興建的古洞站,中途設有凹頭、牛潭尾及新田站;支綫就由新田站伸延至洲頭、河套及皇岸口岸站。古洞站及錦上路站將分別接駁東鐵綫及屯馬綫,支綫就會接入新皇崗口岸,連通港深地鐵網絡。
港鐵:主綫及支綫同步開通可發揮協同效應
港鐵表示,目前北環綫主綫已完成法定程序,包括環境許可證及批准鐵路方案,而規劃和設計亦已進入尾聲,將率先推進北環綫主綫的設計,包括古洞、凹頭、錦上路站、連接古洞至新田的隧道段、凹頭至錦上路的隧道段,以及相關鐵路設施,今年內動工。至於支綫的法定程序則處於早期階段。
港鐵指出,主綫餘下的部分工程,包括需要與支綫無縫整合的車廠、主綫的新田及牛潭尾站,以及支綫的各個車站,會在第二部分的項目協議一併處理。港鐵指,將廣納本地、內地及海外技術,爭取項目早日落成。
港鐵發言人表示,北環綫主綫及支綫同步於2034年開通,可以發揮協同效應,對造價及工程時間均有正面幫助。其中支綫原本預計在2036至2038年才開通,目前仍未展開詳細設計及估價,會盡快進行。而由於支綫涉及跨境項目,會研究利用內地資源,爭取盡快啟動工程。
根據協議,港鐵若未能趕及在預定日期前完成工程,須撥出若干金額,為地鐵的網絡改善工程提供資金。
將以「鐵路加物業」模式發展項目
政府表示,按本月價格計算,第一部分項目核實的預算約為314億元。港鐵將以「鐵路加物業」模式發展項目,並全數支付項目造價,包括承擔土地徵用費用,及自費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會以擬建物業發展項目的收益及發債等方式提供資金。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已批准,向港鐵批出10幅、共約26公頃的特定用地,包括錦上路站第二期、粉嶺北、古洞北和新田多幅用地,作住宅及商業用途。港鐵須向政府支付地價,金額以市值基準評定,但會扣除一筆固定為390.5億港元的「下調金額」,作為政府對港鐵推展項目的財務資助。
「下調金額」按每幅擬議發展用地分為特定期數。如果港鐵對首9幅用地應用「下調金額」後,仍有任何剩餘尚未扣減的「下調金額」,將會在第10幅用地減去有關金額;但若未有任何剩餘尚未扣減的「下調金額」,港鐵在第10幅用地從事商業及住宅物業發展的權利將被撤銷。即使土地價值出現任何波動,「下調金額」都不會調整。
政府:果斷採內地標準及方式等 令支綫目標提前2年開通
政府發言人表示,當局果斷作出3大突破,為項目提速提效,包括將支綫和主綫合併作為一個項目規劃,再分成兩部分推展。當局亦利用內地方式和能力建造,並在路政署設立專責小組審批,精簡流程;又引入鐵路建造相關的內地標準、做法和資源,提升效率,將支綫規劃大幅提前,令目標開通時間比原先估計提早約2年。
發言人表示,政府已要求港鐵,同步進行北環綫支綫的詳細規劃及設計,包括環境評估和鐵路方案刊憲等法定程序。當相關法定程序完成後,會盡快簽訂第二部分項目協議,落實餘下工程和營運安排。
運輸及物流局:錦上路至古洞行程將縮短至約12分鐘
運輸及物流局表示,北環綫通車後,來往錦上路至古洞的時間將由現時60分鐘至80分鐘,縮短至約12分鐘,大大改善交通連接,促進北部都會區發展。而接駁新皇崗口岸的跨境段,更會採用「一地兩檢」通關模式,打通港深地鐵網絡,為跨境出行的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選擇。
路政署表示,為精簡北環綫項目的整體流程和加快程序,設立了專責小組處理審批。路政署將與港鐵研究北環線支線的詳細規劃與設計,以降低建造成本和壓縮建造時間,並會盡快簽訂第二部分項目協議,落實北環線項目中與跨境段有較大關聯的其餘工程,包括餘下的土木及結構工程、全線的機電工程和列車,以及北環線項目開通後的營運和保養。
田北辰:由內地鐵路公司承建部份北環綫 有助降造價並加快工程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表示,據他了解,港鐵本來預計北環綫工程費用約為600億元,港鐵及政府未能就資金問題達成共識,但政府現正考慮將凹頭至新田的主綫路段,以及新田至皇崗口岸的支綫路段,交由內地鐵路公司承建,預計工程費將可降至300億元,並能夠在2034年完工。他對現行方案感到滿意。
他又指,只有部份工程將移師內地進行,認為不會影響本地工人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