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罷免」失敗 藍營24立委及新竹市長安全過關
台灣民進黨當局發動的「大罷免」以失敗告終,首波被針對的24名國民黨立法機構委員,及因涉貪而被停職的新竹市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部不通過,25人安全過關。
蔡英文呼籲繼續支持賴清德
前領導人蔡英文呼籲支持者,在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團結,繼續支持領導人賴清德與執政團隊。
罷免領銜人之一的聯電創辦人曹興誠晚上指稱,今次罷免結果不如預期,主因是北京對台灣長期滲透、分化、統戰的程度,遠大於想像;另一原因是在藍大於綠的選區,當投票率高,拚不過藍營基本盤的動員。
投票從早上8時開始,全台9個縣市一共設置5947個投票站。選民反應踴躍,台北、桃園、基隆及花蓮等地的投票站都出現排隊投票的人龍,外界估計最終投票率可能超過五成。
國民黨的台北市長蔣萬安,及新北市長侯友宜,早上分別陪同多名國民黨籍立委去投票,以示支持。
公投結果或改變台灣政治版圖
今次「大罷免」投票,源於執政民進黨在去年初的大選中,失去立法機構控制權,113席中,民進黨只有51席,國民黨及民眾黨就分別有52席及8席。國民黨及民眾黨其後以人數優勢,陸續通過多條被視為妨礙民進黨執政的法案。有不滿的民間團體就鎖定國民黨立委,發動罷免聯署,至今有31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案成案。
首批24名國民黨立委,連同因為涉貪而被停職的新竹市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今日舉行投票。第二輪涉及另外7名國民黨立委去留的大罷免投票,就會在下月23日進行。
根據規定,要通過罷免,同意有效票數必須多於不同意,並要超過投票人數四分一以上。中選會將於7日內公布投票結果,如果結果是通過罷免,相關立委將由公告當日起解職,3個月內進行補選,這名立委4年內不得擔任同一選區的立委。不過,如果被罷免的立委提出訴訟,訴訟程序結束前都不會補選。至於一旦今次罷免投票未能通過,不得再在相關立委的任期內,再對他提出罷免案。
外界關注,如果有最少6名國民黨立委落馬,而民進黨又能夠在補選中全數勝出,就可以重奪立法機構控制權,扭轉目前「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甚至影響明年的地方選舉。
投票前夕 藍綠陣營舉行集會催票
雙方陣營昨晚於全台各地舉行集會。推動罷免的團體於台北立法機關外舉行晚會,大批民眾冒雨出席,多名民進黨立委亦有上台發言,呼籲民眾踴躍投票,並同意罷免。而國民黨則在凱達格蘭大道集會,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和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等都有出席,聲援被動議罷免的立委。藍白陣營質疑民進黨因為失去立法機構的控制權而推動罷免,呼籲反對罷免,以「教訓」民進黨和領導人賴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