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望遠鏡捕捉太陽系「嬰兒照」? 天文學家首見類地行星誕生瞬間
國際天文學家團隊首度在太陽系(Solar System)外觀測到類地岩石行星的形成過程,為行星起源研究帶來重大突破。由荷蘭萊頓天文台(Leiden Observatory)主導的團隊在距地球約1370光年的年輕恆星「HOPS-315」周圍,捕捉到岩石物質凝結的跡象,這一發現被形容為「新世界誕生的零時快照」。
本次研究被刊登在期刊《自然》(Nature)。團隊使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與歐洲南方天文台(ESO)設施,對「HOPS-315」的氣體盤進行觀測,首次在類似太陽的原恆星周圍,偵測到一氧化矽氣體與結晶矽酸鹽等固體礦物,證實岩石行星形成初期過程正在發生。
主持研究的天文學家麥克盧爾(Melissa McClure)表示,這是天文學家首度拍到一顆像地球一樣的岩石行星,正好出現在年輕恆星旁邊、行星誕生最熱鬧的區域。
研究團隊指出,這些矽基礦物與45億多年前太陽系形成初期出現的成分相符,顯示類地行星可能依循相似機制形成。研究共同作者、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天文學者范特霍夫(Merel van ’t Hoff)表示,這項成果有助釐清地球等岩石行星的起源問題,「我們希望藉此了解,地球是否只是宇宙中的罕見例外,或是這類行星比我們想像的更常見。」
For the first time, astronomers have caught the birth of a brand-new solar system!Using both the ALMA telescope and JWST, scientists captured a stunning image of HOPS-315, a baby star about 1,300 light-years away that is just beginning to form planets. It is essentially a… pic.twitter.com/hGMDdvMn5H— Planetary Society (@exploreplanets) July 1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