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與內地團隊發表報告 料25年後肝癌確診及死亡宗數翻倍
現代人作息不規律,飲食不當又缺乏運動,或會影響肝臟健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聯同內地學者發表《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動計劃》報告,估算到2050年,肝癌確診和死亡宗數會倍增,由87萬宗增至152萬宗,建議市民減少飲酒及注意飲食。
肝癌是本港第三大癌症殺手,每年有逾千宗新症,不少發現時已達第三、四期。中大醫學院聯同內地學者領導醫學期刊《刺針》的肝癌委員會,51名全球專家,分析過去廿年數據,發表《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動計劃》。根據報告估算,倘若未有任何干預措施,全球的肝癌新症將在25年後翻倍,由2022年的約87萬宗增至2050年的152萬宗;肝癌死亡人數的增幅亦相似,預計由76萬人增至137萬人。
報告又指出,全球倘若能夠積極推動肝癌預防措施,每年將新發病例減少2%至5%,預計在2050年最高可減少1,700萬個肝癌新症及1,500萬個相關死亡個案。
肝癌成因現時主要是病毒性肝炎感染,即乙型及丙型肝炎,其次是長期過量飲酒及脂肪肝。莫慶堯醫學教授、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主任黃煒燊表示,肝癌大多數與慢性肝病有關,而接種肝炎疫苗可有助避免病毒感染,預防慢性肝病則需要從生活習慣入手包括減少酒精攝取及控制體重以護肝,均衡飲食和保持適量運動可以有助改善肝功能。
委員會期望各國加強肝癌宣傳,並協助發展中國家的注射疫苗計劃,減少病毒性肝炎感染。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表示,肝癌與肺癌被視為最致命的惡性腫瘤,主要是因為患者多於晚期才確診,針對此兩類癌症推行全民早期癌症篩查已是刻不容緩,有助挽救更多生命。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