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貓咪不只會記仇 還會用行為表達不滿?改善關係有妙招 !

火報

更新於 10月03日04:59 • 發布於 10月03日04:59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許多飼主會發現,貓咪對某些事情「念念不忘」,即便時間過去很久,仍會用特定行為表達不悅。這種「記仇」並非人類情緒的簡單模仿,而是貓咪特有的心理反應。

1. 對某些人或物保持距離

貓咪若曾被驚嚇或不舒服地對待,可能會刻意避開相關人或物。牠們用距離表達不滿,也是一種自我保護。這時,強行接近只會增加焦慮感,飼主應給予時間與空間。

貓咪遭驚嚇或不適時會刻意避開,用距離表達不滿,強行接近只會加重焦慮。圖:pixabay

2. 發出低沉或刺耳聲音

嘶嘶聲、咕嚕咕嚕帶有不悅的呼嚕聲,都是貓咪用來表達抗議或警告的方式。這些聲音是牠們提醒飼主保持距離,或傳達「我現在不舒服」。觀察聲音的頻率與情境,能更精準解讀貓咪情緒。

3. 躲藏與拒絕互動

貓咪會躲到衣櫃、床底或高處,避免被人打擾。這種行為不僅代表不滿,也表明牠需要安全感。飼主若能尊重牠的隱私,讓貓咪慢慢出來,信任感會逐步恢復。

4. 用抓或咬表達情緒

部分貓咪會用輕抓或咬的方式傳達不悅,這並非惡意,而是一種溝通手段。注意牠們咬抓的強度與情境,有助於區分是遊戲、壓力還是抗議行為。

5. 改善關係的妙招

想讓貓咪釋放不滿、重建信任,飼主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提供安靜安全的環境、以零食或玩具建立正向連結、避免強迫互動,以及觀察牠的情緒訊號再逐步靠近。耐心與尊重,是改善關係的關鍵。

飼主可透過安靜環境、零食或玩具建立正向連結、避免強迫互動,並觀察情緒逐步靠近,耐心與尊重是關鍵。圖:pixabay

貓咪會「記仇」並透過各種行為表達不滿,這是牠們與生俱來的心理防禦與情緒溝通方式。飼主理解這些訊號,給予空間、尊重與正向互動,才能讓貓咪慢慢釋懷,建立更親密穩定的關係。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鳳凰將升級中颱 氣象署估10日發布海警

中央通訊社
02

今立冬出太陽!諺語「立冬暖冬天冷」 氣象署搬數據:只有1句可信

三立新聞網
03

鏡片這樣洗最安全 延長眼鏡壽命!眼鏡行老闆教「正確洗法」

TVBS
04

學生回憶沒了…曾是潮流地標!「小西門町」淪死城 滿街「出租空店」在地人曝原因

鏡週刊
05

鳳凰颱風恐「穿越台灣」!氣象署最快下週二發陸警 豪雨從北炸到南

三立新聞網
06

營養午餐出現「泡麵蒸蛋」學生傻眼 校方回應了:滿意度九成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