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藥物的「智慧座艙」:奈米脂質體讓抗癌藥更安全有效

科技新報

更新於 08月29日12:46 • 發布於 2天前

癌症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疾病,雖然醫學不斷進步,治療方式日益多元,但許多藥物仍有強烈副作用,甚至可能因癌細胞產生抗藥性失去療效,使患者身心俱疲。對科學家而言,研發抗癌新藥不僅追求強效,更須兼顧安全性。最近葡萄牙明諾大學化學中心(Chemistry Centre of University of Minho)為新抗癌藥物量身打造奈米脂質載體,不僅改善藥物不溶於水缺點,也有機會降低副作用。論文刊登於《Pharmaceuticals》期刊。

團隊成功合成新型分子 PP,對大腸癌細胞與三陰性乳癌細胞展現極強抑制力。實驗結果顯示,PP 藥效遠勝傳統用藥 5-FU(5-氟尿嘧啶),甚至更低劑量就能阻止癌細胞增生。但此分子卻有個致命缺點,幾乎不溶於水。這代表 PP 無法像 5-FU 直接配成水溶液注射劑以靜脈輸注。且 PP 還可能傷害正常細胞,都讓它難直接推動臨床應用。

脂質體:藥物的奈米保護殼

為了克服痛點,團隊嘗試用「奈米脂質體」載體包裹 PP。脂質體是由脂質組成的微小球狀囊泡,大小約 100 奈米,外觀近似縮小版細胞膜,結構能同時攜帶親水性與疏水性的藥物,進入血液後也有層保護,避免藥物過早分解或失效。更重要的是,腫瘤血管常有縫隙,脂質體能「鑽漏洞」滲入腫瘤,並在癌細胞周圍累積。這樣藥物不僅更集中攻擊癌細胞,也能減少其他組織的副作用。

團隊測試多種脂質體配方,如天然卵磷脂(EggPC)或合成脂質(DPPC),並搭配適量膽固醇強化結構。結果顯示,無論哪種組合,脂質體粒徑都控制在 150 奈米以下,穩定性良好,大部分藥物都能包封於脂質體內(95%)。更重要的是,封裝藥物不會立刻釋放,而是「慢慢釋放」,讓藥物濃度維持數十小時。緩釋效果不僅能延長藥物作用時間,提升治療效率,也能避免藥物濃度瞬間飆升,減少衝擊與副作用。

脂質體配方不同,副作用大小也跟著改變

以癌細胞測試藥效時,PP 無論包進何種脂質體,對癌細胞殺傷力都極強大;但對正常細胞的影響,則視脂質體配方不同而有明顯差異。DPPC 製作的脂質體,雖能有效殺死癌細胞,但也會傷害正常細胞。而天然卵磷脂加上膽固醇(PP-EggPC-Chol-L),不但維持高效毒殺癌細胞,對正常細胞幾乎沒有毒性,安全性高。顯示只要挑對脂質組合,就能讓藥物更聰明「分辨敵我」,避免誤傷健康細胞。

研究顯示,即使藥物有缺點,只要搭配適當奈米技術,依然有機會扭轉局勢。脂質體就像藥物的「智慧座艙」,不僅提供保護,還能決定它攻擊的方向。團隊接下來會開始動物實驗,嘗試脂質體表面加裝分子「導航系統」,讓藥物更精準鎖定癌細胞。若策略成功,將來我們或許就有副作用更少、療效更佳的新抗癌藥物。

(首圖來源:Image by Freepik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醫曝5種香料竟比藥物更能保護腸道!第4種必吃是大腸直腸癌剋星

健康2.0
02

吃菠菜補鐵「容易被干擾」效果有限!2食物鐵含量更高

TVBS
03

燙青菜營養全失?醫公布數據打臉「還能去農藥」

中天電視台
04

這種食物對「女性骨骼、乳腺」好處多多!卻常被誤解吃多容易得乳癌?

姊妹淘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