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當志工,竟比上班還開心?艾蜜莉分享實例:投資,是讓生活有選擇權
昨天跟朋友去做定期健檢,全程由一位和藹可親的志工爺爺帶領我們。他穿著志工背心、動作流暢地引導我們,我忍不住問:「爺爺,你怎麼這麼專業?」他說自己已經服務8年了,今年72歲、快要73歲了,退休後就在當志工,比以前上班還開心。
原來他以前是電子廠的主管,退休後,除了假日兒子回來可以玩一玩孫子之外,平日沒什麼事情做,久而久之就無聊了;後來決定去醫院當志工,讓自己每天都更充實,而且還能幫助別人,賺到無數的感謝。
咦?「一句感謝」對他來說有這麼重要嗎?
其實,我覺得是他找到了生活重心,或是說新的目標、新的興趣,所以一句「謝謝」,對他來說是退休後找到的價值感和成就感,讓餘生不會那麼空白,而且溫暖、有目標、有力量。
關於這一點,又讓我再想到,不少人談起財務自由、提早退休,覺得可以從此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有時卻忽略了,財務自由的重點雖然是脫離工作,但脫離工作之後的下一步呢?
現在說這些,可能有些大大會無感,認為財務自由了以後,怎麼會不知道下一步呢?當然就是每天在想像的那種生活,有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每天睡到自然醒,甚至看劇也要一口氣追完又或是看到睡著…。
這也是沒有錯啦…,想像非常美好,還能給自己灌輸更多動力,但事實上,一般人沒辦法一輩子都這樣過。所以我們換個想法,財務自由是要讓自己經過重重努力之後,可以做出更多的選擇。
什麼是選擇?舉例來說,平日上班時總是沒辦法早起,起床還覺得全身都要垮掉了,但是假日卻能起得特別早,甚至不用鬧鐘,因為這是出於「自願的選擇」,不想睡太久而浪費了假日,不是嗎?
進一步講到投資,當你可以靠投資過生活、不用再為五斗米折腰時,其實不只是「不用工作」的狀態,而是有能力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喜歡的角色。
有人可能想開一家咖啡館,有人選擇環遊世界,有人選擇陪孩子長大,也有人像這位志工爺爺一樣,選擇去醫院幫助那些需要協助的人,每一種生活,我覺得都很美好。
所以我常說,真正的自由不一定是不工作,而是可以「選擇為誰、為什麼事而生活」,投資正是為了換取時間的主導權。這位志工爺爺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把時間還給自己,讓他有餘裕去做真正想做、願意做的事情,把人生用在自己選擇的地方。
這樣一想,就知道財務自由不是終點,而是「真正想過的生活」的起點。
最後再留一個問題給大大們——當你不再需要為錢工作時,希望把時間花在哪裡?現在投資的每一分錢,是不是也在幫你朝那個方向靠近呢?
溫馨提醒:以上非任何形式個股買賣建議,投資之前請獨立思考、不要跟單,自己為自己的錢負責喔!
本文獲「艾蜜莉-自由之路」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逾3萬元股息入帳,反應超淡定?艾蜜莉分享實例:投資價值,是要讓生活變好
▶退休=什麼事都不做?虛度時間可能更空虛,達人建議做好這件事「半退休」
小檔案_艾蜜莉(張紫凌)
1982年生,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600多萬元資產,著有《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