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大馬關稅19% 台商籲深化東協市場探中東商機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實習記者吳秉勵新加坡2日專電)美國對馬來西亞課徵19%對等關稅,大馬台商總會副總會長蔡欣恬今天表示,經營成本將因此提高,擔心弱化的美國消費市場影響整體經濟;不過,台商仍可持續深化東協市場,進一步探尋中東消費商機。
川普7月公布關稅稅率,馬來西亞稅率為25%,當時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發布聲明指出,馬來西亞重視與美國長久以來的經貿關係,承諾將持續與美國接觸,朝著平衡、互利且全面的貿易協議努力。白宮在美東時間7月31日公布「進一步修改對等關稅稅率」,馬來西亞的稅率為19%。
馬來西亞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副總會長蔡欣恬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整體來說企業經營成本肯定因此提高,多數東南亞國家獲得相對高的稅率,不論台商到哪個東南亞國家都會受到美國關稅影響。
蔡欣恬表示,更擔心的是,較高的關稅稅率對美國消費者購買力的衝擊,弱化的美國消費市場進一步連累商家,因為產品無法大量銷售出去,不僅影響公司層面,更影響整體行業與經濟。
蔡欣恬指出,為了避免依賴單一市場,台商盡量把馬來西亞市場作為更大的銷售場域,換句話說,台商拉高他們對馬來西亞、甚至東協市場的銷售;而馬來西亞穆斯林人口多,具備發展清真認證產品與服務的獨特市場優勢,台商若能善用在地資源與文化連結,有機會打入包括中東等具潛力的穆斯林消費族群。
對於考慮轉往關稅較低的東南亞國家以降低成本的台商,蔡欣恬表示,建議先「按兵不動」,主因是目前川普政府所公布的各國稅率未必是最終版本。有些國家仍在與美方展開貿易談判、尋求更低的關稅待遇,各個東南亞國家對於美方關稅的態度與做法有所不同。
馬來西亞理工大學副教授、經濟學者拉扎利(Muhammad Najib Razali)上午透過視訊告訴中央社,19%關稅可能會影響馬來西亞出口商品在主要市場的競爭力,包含電子和半導體等領域的大馬出口產業。
談及馬來西亞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變化,拉扎利認為,此次關稅調整可能促使馬來西亞供應鏈再度洗牌,若關稅不穩定性的風險持續上升,馬來西亞作為製造樞紐的吸引力可能下降。
從地緣政經層面而言,拉扎利指出,相對於美國不穩定的關稅措施,大馬有可能進一步探尋與中國貿易合作;不過,馬來西亞應同時推動貿易多元化並發展內在能力,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政府也應持續與美方協商爭取進一步調降關稅,提供誘因協助跨國企業在地化、強化供應鏈布局。(編輯:陳慧萍)1140802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