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鮮乳坊、陽光伏特家都出自「它」——Garage+「星艦計畫」怎麼幫超早期新創站穩腳步

創業小聚

更新於 2024年11月05日07:53 • 發布於 2024年11月05日08:35 • 曾令懷

新創的共同起點都是「一個好點子」,決定路途走多遠、看不看得到終點的關鍵,則是「執行力」。如果沒有執行力,點子再好都沒有用。

「鮮乳坊他們還只有三個人的時候,群眾募資已經上了,迴響也很熱烈,但其實物流、發票出納什麼的根本都沒想好怎麼做。」Garage+執行長趙如媛笑著回憶,就連鮮乳坊也有青澀的時候,而這正是Garage+啟動「星艦計畫」的原因。

Garage+執行長趙如媛表示,星艦計畫的推出就是為了幫助新創們走得更遠。

星艦計畫是Garage+多年來一直在進行的計畫,有人、有點子,卻不知道如何開始的團隊,就可以申請加入,並一步步打造出最小可行性產品(MVP),鮮乳坊、車麻吉、MEandMine、陽光伏特家等新創團隊的誕生,都有星艦計畫的培育。

這種還在「胚胎期」的團隊不確定性極高,為什麼Garage+還願意投入資源栽培?

星艦計畫:給早期團隊確認市場大小的試金石

「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創業不是都這麼理性的。」趙如媛說,星艦計畫的起心動念其實就跟Garage+當初為了培育人才而成立一樣,是一種利他跟助人的精神。

Garage+是2014年由時代基金會所成立的孵化器,在創業風氣不盛行的年代,趙如媛說這是一次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故事:已經執行了YEF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的時代基金會,為了讓這些人才繼續發展,沒有多想就成立了Garage+這個共享辦公空間和孵化器。

在早期人才和已經成立公司的團隊之間,Garage+認為還有發揮的空間。「Garage+本身擁有孵化器和加速器,我們不想只跟著成長中的團隊前進,也想照顧超早期的團隊。」趙如媛說。

這邊指的早期團隊,也包含「還沒成立公司」的小團體。趙如媛表示,經過多年的觀察Garage+發現,許多團隊有個通病:創業題目可能是創業家自己一廂情願想做的事情,卻不見得有真正的市場存在,久而久之可能就會變成接案公司,或者無法成長的殭屍公司,所以星艦計畫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幫助早期團隊確認想法的可行性與市場大小。

Garage+營運總監、同時是星艦計畫的負責人楊子慧表示,星艦計畫會在6個月的培訓期內協助團隊達到設定的目標,例如定義出客群、完成某筆金額的募資、達到Product-Maret Fit(產品市場契合度)等等,視團隊的產業別、階段和產品服務有關,例如鮮乳坊當初來的目標,就是要讓物流穩定下來。

Garage+營運總監楊子慧表示,在星艦計畫裡的第一個重點是設定目標。

企業資源,成為星艦計畫協助團隊最重要的基石

雖然星艦計畫不設限領域、階段,以及是否成立公司,但是申請仍需要具備某些資格與特質。

趙如媛提到,星艦計畫只接受Garage+會員或校友推薦的團隊,因為是校友推薦,可以作為第一層把關,確保團隊具有韌性與不會輕易放棄。楊子慧也補充,星艦計畫全年皆可申請,每月截止收件日為當月20日,除了創辦團隊特質外,也會確認團隊的需求Garage+是否可以協助,「我們的業師大多是企業夥伴和專家,所以可以幫我們確認團隊五花八門的需求是否可行。」

拿到全台首張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的綠能售電業者陽光伏特家,就是星艦計畫的成員之一。

陽光伏特家創辦人暨執行長馮嘯儒表示,2017年選擇加入的原因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人脈鏈結,以及學習募資方式。「雖然自稱是新創,可是我跟其他創業家、創投、業師等等都不熟悉,感覺就像是自己在單打獨鬥。」馮嘯儒說,當時對於資源調配、組織架構、接觸客人的方式、思考邏輯等等都曾有過自我懷疑,因為沒有對標的對象,根本不知道自己身處在哪。

加入計畫的2年內,馮嘯儒透過這些校友社群學習如何管理團隊,並且在「怎如何對投資人簡報」的課程完整學習了簡報技巧、投資條件書、股權架構等等概念,最終不僅成功完成募資,還順利於2019年拿到全台首張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完成募資、找到Product-Maret Fit之後,我也算是真的畢業了。」馮嘯儒笑著說。

從開始到現在,星艦計畫已經累計收到51個申請,其中入選了37家團隊,而這37家的存活率將近70%。

早期嘗試的重要心理:學會面對失敗與挫折

這個計畫的背後有個重要的共同推手——StorySence的創辦人沈育德。雖然沈育德後續並未繼續參與實際運作,但是當時共同發起星艦計畫的原因也是希望團隊少走冤枉路,而這和沈育德自身的創業經歷息息相關。

Garage+執行長趙如媛和StorySense創辦人沈育德是星艦計畫主要推手。

2010年成立的StorySence的服務是行動查號App「WhatsTheNumber」,4年後被中國公司電話邦(羽樂創新)以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1億元)收購,雖然成功出場,沈育德卻提到,當時WhatsTheNumber累計超過4億筆的號碼庫,卻遲遲無法轉換為實際營收,獲利模式的不明確,其實是StorySense「不得不」出場的原因之一。

沈育德提醒,即時踩煞車是所有新創都要學會的課題。

可以說,星艦計畫的同時也是希望團隊發現想法無法實踐時及早止損,「雖然有韌性是好事,但是到了某個階段其實大家心裡都知道『這不會成的』,只是什麼時候願意承認跟做下一步的打算,如果你不願意承認,現實就會把你按在地板上摩擦。」沈育德建議,團隊開始創業計畫時一定要先建立兩個心態,一個是學會對投資人扛起責任,另一個則是一開始就要先預設「可能會失敗」,因為創業時就是失敗、學習再嘗試的循環。

延伸閱讀

2020年後台灣新創數量成長放緩,創育機構的變化反映哪些挑戰?
培養團隊,更培養人才: 看Garage+加速器如何培養下一代新創團隊
如果你創業成功,然後呢?專訪 AppWorks 劉侊縈:有創業動機與國際視野,才能擁有未來
Founder-Investor Fit很重要!從新創到成長期,如何調整心態應對不同投資階段?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高通峰會直擊!執行長阿蒙:6G商用裝置最早2028年問世,AI代理人將改寫手機角色

今周刊
02

Disney+從10月21日起調漲美國訂閱費 連4年漲價

路透社
03

打造星際之門 OpenAI、甲骨文、軟銀擬蓋5座資料中心

路透社
04

【專訪】Chainvestigate執行長陳采履:幣流分析不只是打詐工具,更是Web3時代信任的基礎!

Knowing
05

印度法院駁回馬斯克社群媒體X訴訟 網路監管機制有效

路透社
06

路透:川普25日將簽署TikTok協議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