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鼻塞、打呼元凶就是它?下鼻甲肥大治療方式,一定要手術嗎?
許多人以為鼻塞只是感冒或過敏的短暫困擾,但若鼻塞長期存在,背後可能隱藏著「下鼻甲肥大」這個常見卻容易被忽視的問題,重時甚至可能會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一起來深入了解下鼻甲的功能和治療方式,還鼻子一個通暢的呼吸體驗吧。
下鼻甲是什麼?人體呼吸的重要調節器
鼻腔內有三對結構,分別是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主要的功能是讓空氣經過一些過濾以及加濕,使我們可以呼吸到新鮮、乾淨的空氣。下鼻甲位於鼻腔最下方,是體積最大的鼻甲,分佈著大量的血管,因此它能在短時間內腫脹或縮小,協助人體調節呼吸。
下鼻甲由骨頭及鼻黏膜軟組織所構成的,主要造成鼻塞問題的成因,就是與軟組織增厚有關。耳鼻喉科醫師薛健佑指出,隨著身體在鼻過敏或鼻炎、感冒的時候,組織會增厚、增生,這些肥厚的組織就會造成呼吸不通順。
許多民眾容易把下鼻甲與鼻瘜肉(鼻息肉)混淆,但兩者其實完全不同。薛健佑醫師表示,鼻瘜肉是額外增生的組織,而下鼻甲則是鼻腔內天生具有的結構,只是因為過敏或相關的反應,使得軟組織增厚,造成鼻塞的症狀。
戒菸好理由?常見的下鼻甲肥大原因
下鼻甲肥大是常見的鼻塞原因,薛健佑醫師說明,常見下鼻甲黏膜肥厚的成因有以下3點:
1.過敏性鼻炎
長期接觸過敏原(如塵蟎、花粉、動物毛髮)會使下鼻甲黏膜反覆腫脹,逐漸肥大。
2.上呼吸道疾病
感冒會使得下鼻甲因長期發炎而腫大,也會讓黏膜增生增厚。
3.有毒物質
例如空氣汙染、二手菸、過敏原等因子都會刺激鼻腔黏膜,導致下鼻甲黏膜持續發炎、增生肥厚。
下鼻甲肥大帶來的困擾,鼻塞、打呼都有可能!
下鼻甲肥大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鼻塞」,薛健佑醫師指出,當下鼻甲腫大時,鼻腔空間變窄,空氣流通不順暢,因此容易長期鼻塞,尤其是一側特別嚴重。此外由於鼻黏膜是呼吸道的上皮,所以增厚的同時,也會分泌很多的鼻水,會產生鼻水倒流等不適症狀,甚至因為鼻子的黏膜過於阻塞,也可能導致睡覺時會有睡眠呼吸中止的現象。
下鼻甲黏膜肥厚不一定需要治療,主要會視患者的生活品質來做決定。薛健佑醫師表示,如果今天因為下鼻甲黏膜肥厚而導致呼吸阻塞,或是有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等現,就可以考慮積極處理這個問題。
下鼻甲肥大的治療方式,健保有給付嗎?
下鼻甲肥大的治療方式,會依照黏膜增生的原因,以及肥厚的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薛健佑醫師說明,通常改善方式可以分為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包括口服的抗組織胺、類固醇的鼻腔噴劑。抗組織胺能夠阻斷組織胺對鼻腔的刺激,而類固醇鼻噴劑則是在長期使用後,能夠幫助降低鼻甲黏膜的敏感度,改善下鼻甲肥厚的問題。
但是並非所有患者使用口服藥或鼻噴劑都會獲得改善,這時候就需要手術的介入。薛健佑醫師指出,目前有兩種較為主流的手術方式:
● 無線射頻手術
手術時間約15~20分鐘,只有針孔極小的傷口,因此不需住院,不需使用止血棉,術後恢復快,但由於只有改善肥厚的黏膜,並沒有處理骨頭的結構,因此也比較容易復發。健保並沒有給付,需要自費探針的耗材以及醫師的技術費用。
● 部份鼻甲切除手術或鼻中膈合併處理
意即所謂的傳統手術,手術時間約30~60分鐘,傷口面積較大,需要住院和使用止血棉,術後可能會結痂,需要較多時間復原,但可以處理的範圍較廣,比較不會復發。健保有給付手術,但止血棉有另外的費用需要考慮。
下鼻甲不能全切!什麼是「空鼻症候群」?
下鼻甲是屬於呼吸上皮,有重要的保濕、加熱、過濾髒空氣的作用,若是過度切除,可能會衍生出「空鼻症候群」的問題。薛健佑醫師表示,這是因為過度切除下鼻甲的體積後,鼻腔會產生一個很大的空間,使得吸氣時,這些氣流進到鼻腔空間後,會產生擾流或者是渦流,反而沒有辦法很順利的吸進肺部,所以雖然空間很通暢,但反而覺得更阻塞。
薛健佑醫師指出,空鼻症候群會讓患者容易長期鼻塞,甚至會造成肺部阻塞,甚至有研究表示這種不適感易使人感到憂鬱、鬱悶等情緒,所以下鼻甲的切除需要有經驗的專業醫師審慎評估後才能進行。
長期鼻塞、打呼不應忽視,若有下鼻甲肥大的可能性應儘早就醫。薛健佑醫師提醒,改善下鼻甲肥大不一定只有手術一途,可以與專業醫師溝通,先透過藥物治療觀察變化,若鼻塞得實在很辛苦,打呼得很厲害,再來接受相關的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