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成熟男人會有的困擾?攝護腺檢查怎麼選?泌尿外科權威醫師歐宴泉:教你怎麼挑對檢查

Heho健康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江宏倫

排尿不順、夜間頻尿,是許多「成熟男人」說不出口的困擾。但這究竟是良性的攝護腺肥大,還是潛藏著癌症風險?根據統計,攝護腺癌已是台灣男性第三大癌症 ,且早期幾乎沒有症狀 。一旦出現症狀,往往為時已晚。「到底該做哪項檢查?」成了許多男性的共同疑問。PSA值高就代表罹癌嗎?傳統切片會不會有遺漏?身為泌尿外科權威醫師、同時也是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的歐宴泉院長為您一一解析,教您如何看懂並挑對最適合自己的攝護腺檢查。

第一站:認識成熟男人的「困擾」— 風險與警訊

一般民眾在選擇檢查前,可以先從日常觀察是否出現相關症狀評估自己是否屬於高風險族群,並以年齡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歐宴泉院長指出,攝護腺癌好發於 60 歲以上男性,但風險其實在 40 歲後就開始上升,越早建立警覺、越有助於及早發現問題。

1. 症狀的迷思:肥大不等於癌症 許多人會將排尿症狀歸因於良性的「攝護腺肥大」(或稱腫大)。歐宴泉院長提醒,攝護腺肥大並不會直接變成癌症 ,但兩者早期的排尿症狀相似,容易使人放鬆警惕 。

  • 早期警訊: 早期通常無症狀。較常見的是排尿症狀、夜尿、尿流變細等 。
  • 晚期警訊: 若出現下背或骨頭疼痛、體重減輕、貧血、甚至下肢麻痺,可能已是晚期轉移 。

2. 誰是高風險群? 歐宴泉院長指出,除了年紀,以下族群更應提早注意:

  • 家族病史: 兄弟或叔伯中,有超過 2 人確診攝護腺癌 。
  • 特定基因: 帶有BRCA1/2 等基因突變者 。
  • 生活型態: 長期高脂肪飲食、常吃速食、肥胖或缺乏運動者 。

第二站:攝護腺檢查怎麼選?— 傳統與精準工具大評比

「我到底該做哪種檢查?」這是門診最常聽到的問題。歐宴泉院長分析,從篩檢到確診,工具的「精準度」和「侵入性」是主要考量。

基礎篩檢工具

  • PSA(前列腺特異抗原)血液檢測
    簡介: 抽血檢測PSA濃度,是目前最簡便的篩檢工具 。
    優點: 非侵入性、簡便 。
    限制: 特異性低。歐院長指出,PSA值高不代表就是癌症,可能因發炎、良性肥大、甚至操作刺激(如騎自行車)而升高 。更重要的是,PSA值小於 4 的患者中,仍有約 5%至 10%被診斷出攝護腺癌 。
  • 直腸指診
    簡介: 醫師經直腸觸摸前列腺,評估是否有硬塊 。
    優點: 操作簡易、即時 。
    限制: 無法偵測到早期或位置較深的腫瘤 。

進階診斷工具(當篩檢異常時)

  • PHI(攝護腺癌健康指數)
    簡介: 同樣是抽血檢測,但比單看PSA更精準的生物標記。
    適用時機: 專門用來輔助判斷。歐院長說明,當病人PSA介於 4-10 ng/mL,且其他影像難以判斷時,可使用PHI 。
    優點: 健保署已通過給付(限制條件下),有助於醫師綜合判讀,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切片
  • 傳統超音波導引穿刺(經直腸超音波導引穿刺 TRUS Biopsy)
    簡介: 經直腸,以超音波導引,隨機在前列腺左右兩側共切片 12 針。
    限制: 這是侵入性確診方式,但有高風險。歐院長比喻,這種「隨機採樣」不見得能切到癌症病灶,可能會有「漏網之魚」。且有感染、出血風險 。
  • 磁振造影融合精準穿刺(經會陰磁振造影融合精準穿刺 MRI Fusion Biopsy)
    簡介: 先進的切片方式。先拍攝高解析度的磁振造影(mpMRI)鎖定懷疑的病灶,再融合超音波影像,「精準地」針對可疑處進行切片
    優點: 大幅增加診斷機率,解決了傳統切片「亂槍打鳥」的問題 。

最新趨勢:高階影像診斷

  • PSMA PET(攝護腺癌正子造影)
    簡介: 目前最精準的影像檢查工具之一,甚至可補足MRI的不足之處 。
    適用時機: 童綜合醫院核醫科曾能泉主任指出,依國際指引,PSMA PET目前建議用於「中度至高度風險」的確診患者,以評估是否有淋巴、骨骼或其他器官轉移 。此外,也用於治療後懷疑「生化性復發」的病人,找出復發點 。
    未來趨勢: 童綜合醫院正進行臨床試驗(PSCAN),評估將 18F-PSMA-1007(一種PSMA示蹤劑)用於更早期、PSA介於 4-20 的疑似患者,初步顯示能有效提升活檢成功率 。
    費用: 目前尚未納入健保,需自費,價格區間約在 3 萬 7 千至 7 萬元之間

至於為什麼「挑對檢查」這麼關鍵?歐宴泉院長說明,攝護腺癌雖然屬於進程相對緩慢的癌症,但存活率會因為發現的早晚而出現明顯落差,越早確診、治療成效越好。

  • 早期發現: 若能早期根治,10 至 15 年的「無復發根治率」可高達 90%以上 。
  • 晚期轉移: 若已是第 4 期(已轉移),5 年存活率可能僅約 50% 。
童綜合醫院歐宴泉院長(右三)、輔大醫院泌尿科張孟霖醫師(右二)與高雄榮總泌尿科林子平醫師(左三)共同呼籲,早期診斷與精準診斷治療是提升治療成效與生活品質的關鍵。照片/台灣新創醫療學會

面對日益漸增的男性癌症風險,國內也有專家呼籲,應比照國外將攝護腺癌納入國家癌症篩檢。對此,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也表示,衛福部將啟動成本效益評估,並於半年內提出公費篩檢的具體規劃。但不論是否有公費篩檢,成熟男人都該對「攝護腺疾病預防」有一定認知,從基礎的PSA篩檢,到進階的PHI、MRI融合切片,再到高階的PSMA PET影像,每項工具都有其適用的階段。若懷疑有相關疑慮的時候,務必尋求專業醫師評估,並與您的醫師充分討論,挑選最適合當下情況的檢查工具,才是面對「成熟困擾」的最佳對策。

文/江宏倫

延伸閱讀:

早期胰臟癌治癒率也有八成!兩大利器助及早診斷胰臟腫瘤

知名作家李家同證實罹患「攝護腺癌」!這些高風險族群及症狀要注意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勿輕忽「攝護腺癌」

根據衛福部113年死因統計資料,攝護腺癌在台灣我國男性中發生率居第三位,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早就醫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三立新聞網
02

她幫夫簽放棄急救,卻被全家人指責、在葬禮上被當空氣!醫嘆:活著的人竟這般沉重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它是超級堅果!補腦、降血壓血脂、防糖尿病 還能抗癌

三立新聞網
04

血管堵塞元凶非油脂!醫揭「精製澱粉、糖」才是真兇

中天電視台
05

喝水常嗆到?醫揭1警訊恐是巴金森氏症惡化!別再以為是老化

健康2.0
06

11月21日 重要的是,別停下腳步

Heho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