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天然保養品也可能過敏?專家揭露背後真相

潮健康

更新於 09月16日14:05 • 發布於 09月16日14:05

圖說:天然≠絕對安全,劑量與檢驗才是消費者真正的保障。

「標榜天然的保養品一定安全嗎?」專家提醒,答案其實未必。

許多天然成分若使用劑量不當,依然可能引發肌膚刺激或過敏。台灣將於 2026 年 7 月全面上路的 PIF(產品資訊檔案)制度,正是為了讓產品成分透明、劑量合理,避免消費者陷入「天然等於無害」的迷思。本文將帶你拆解常見的天然成分風險,並提供挑選保養品的關鍵指南。

為什麼大家都偏好「天然」?

許多消費者看到「天然」標籤,就直覺聯想到「無毒」、「健康」、「對身體有益」,這也是品牌長期操作的行銷話術之一;然而,將天然與安全劃上等號,往往讓人對自然來源的成分產生過度信任,進而忽略了濃度控制與實際使用風險。

使用不當時,天然成分同樣可能引發肌膚問題。舉例來說:

  • 檸檬精油:白天塗抹後若曝曬,可能導致曬傷與色素沉澱。
  • 尤加利精油:氣味濃烈,對呼吸道敏感者或幼童並不適合。
  • 迷迭香萃取:高濃度下可能刺激敏感肌膚。

天然成分雖來源自然,但其是否適用於個人膚質,仍須視配方濃度與個體反應,並非所有天然成分皆適合所有人使用。

所有物質皆有毒,唯有劑量決定是否有害

16 世紀毒理學之父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 曾說過:「所有物質皆有毒,唯有劑量決定是否有害。」就連日常必需品「水」也不例外,水雖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但若一次攝取過多,仍可能引發「水中毒」。

同樣地,天然成分若配方或濃度設計不當,也可能造成過敏、刺激,甚至帶來長期的健康風險。

消費者該怎麼挑美妝保養品?

  • 別盲信「天然標籤」:天然來源不代表絕對安全,成分若未經濃度控制,仍可能造成刺激或過敏。
  • 確認產品擁有檢測報告或相關認證:購買前,留意產品是否具備第三方檢測報告,或品牌是否能提供 PIF(產品資訊檔案),透明資料才是真正的安全依據。
  • 注意保養品的使用方式:即使是常見的精油或草本萃取,也需要正確使用方式,例如部分精油需稀釋後才能塗抹,部分成分則應避免日曬,否則可能導致肌膚不適,如刺激、泛紅或乾癢,應根據產品說明適量使用。
  • 選擇正規通路來購買產品:避免購買低價、來路不明的「爆款商品」,這類產品往往缺乏檢驗或合規把關,長期使用風險更高。

真正的安全,取決於劑量控制、科學驗證與法規把關,而非僅僅依賴「天然」訴求。標準認證提醒,台灣將於 2026 年 7 月 全面實施 PIF 制度,未來每一款化妝品都必須完整保存成分與檢測數據,這不僅是品牌的責任,更是給消費者最直接的保障。

免責聲明:本文為一般化妝品使用建議與健康資訊分享,無特定醫療或療效聲稱。文中提及成分與選購建議僅供參考,實際產品效果依個人體質與使用方式而異,使用前建議詳閱產品說明,或諮詢皮膚科醫師與相關專業人員。本文未涉及藥品與醫療行為說明。

延伸閱讀:
・PIF 是什麼?2026 年強制實施!你的品牌準備好了嗎?
・標準認證諮詢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6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