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經處最新調查:雖有關稅挑戰 德商對台投資仍具信心
德國經濟辦事處今天(28日)發布新版德國商業信心調查指出,儘管面臨美國關稅、市場發展緩慢、兩岸關係等挑戰,但仍有近7成受訪的在台德商上半年是依照原計劃投資,下半年也有逾5成德商維持既定策略,顯示對台投資仍深具信心。
德國經濟辦事處處長蘭依樺(Eva Langerbeck)指出,因應全球經濟持續動盪,今年首度以半年為期推出德國商業信心調查,盼能精準呈現在台德商現況。
此次調查顯示,超過6成在台德商今年上半年都達成目標,甚至有5成業者的營收成長,主因之一是台灣半導體、電子產業持續擴張,德商作為供應鏈的一環,可直接、間接受益。
調查也發現,全球經濟成長以及美國關稅議題,為此次受訪德商第一、第二關切的挑戰,比重各有59%、54%,這使得部分德商放緩投資;而其他挑戰則包括市場發展緩慢、兩岸關係以及台灣經濟成長等。
蘭依樺說明,雖然在台德商今年面臨經濟成長、關稅等諸多挑戰,但多數德商對台投資仍深具信心,因為單就關稅而言,並非所有在台德商都受到影響,像是汽車業者可改從歐洲、墨西哥進口汽車來台,也可尋求替代供應商,降低衝擊,因此,大部分德商上半年仍持續投資台灣。蘭依樺說:『(英文原音)好消息是,儘管市場面臨挑戰,70%的(在台)德國企業仍按計畫實施了投資計畫。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有力證明了德國企業對台灣市場的持續潛力抱持信念,並持續擴張。』
蘭依樺指出,有6%受訪德商上半年在台投資超出原先計畫,這些持續投資的企業集中在半導體、電子領域,並專注於人工智慧、自動化技術,僅有13%受訪德商的投資低於原先計畫。
德經處認為,儘管少數企業因成本、市場因素延宕投資,但整體來說,仍維持樂觀態度,下半年有超過5成業者將維持既定投資,逾2成則稱沒有新的投資計劃,在在顯示投資台灣的吸引力沒有明顯下滑。
至於台灣目前遭美課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20%暫時稅率,歐洲能否成為台廠的替代市場?蘭依樺分析,台灣鼓勵廠商分散布局、台積電赴德國設廠效應,再加上德國基礎建設、國防安全商機,都可成為台廠開拓歐洲市場、布局的誘因。(編輯:沈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