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放寬外籍幫傭能衝高女性勞參率?勞陣曝驚人剝削「慘況」:受惠的僅一群人

風傳媒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李瑋萱
外籍幫傭議題引發討論。示意圖。(資料照,顏麟宇攝)

80歲以上聘外籍家庭看護工得免醫療機構評估8月1日正式上路,免巴氏量表政策一度引發外籍看護「棄重擇輕」搶工潮的質疑,勞動部先前曾在8月下旬時表示,現已有1450件申請案,並呈成長趨勢,將思考相關配套;如今總統賴清德再拋出,未來家庭只要有一個小孩,即可申請家庭幫傭,再度引發民團質疑。台灣勞工陣線協會(勞陣)指出,女性持續就業的主要障礙,是台灣社會長期將責任女性化,如今欲放寬家庭幫傭聘僱資格,實際受惠的恐仍是高收入階層。

賴清德近日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除提及關稅、主權經濟、協助中小企業轉型等經濟發展議題,同時也談及女性勞動力問題。上任時延續推動「0到6歲國家一起養2.0」的賴清德表示,將鼓勵勞動部規定企業必須幫本國勞工加薪到一定程度,才能申請外籍勞工;且未來將推動家庭只要有一個小孩,即可申請家庭幫傭,以釋出婦女勞動力。勞動部表示,外籍幫傭政策方向持續研議中,並強調協助家庭減輕照顧子女壓力是努力目標。

事實上,外籍家庭幫傭聘僱資格歷經多次變革,根據《中央社》報導,截至今年7月底,國內外籍家庭幫傭人數為2000人左右。勞陣今在臉書發布「放寬家庭幫傭?背離公共托育、恐助長剝削」新聞稿指出,依據《就業服務法》第46條第1項第9款,申請資格須符合3項條件之一,包括有3名以上6歲以下子女、有4名以上12歲以下子女,且其中2名為6歲以下; 累計點數達16點,但全台外籍家庭幫傭的人數長期維持在移工總人數僅約0.2%。

勞陣指出,家庭幫傭制度與家庭看護有所不同,主要工作為「料理家務」,但因不受《勞基法》規範,薪資遠低於最低工資,也沒有一例一休保障,僅有「至少每週1日,且連續24小時的休假」,但休息時間仍可被用加班費換取,加班費1天也僅有667元,因此即使整月不休息,薪資也不到3萬元。然而,聘僱外籍移工仍須繳交就業安定費,以及提供住宿空間等條件,對於現階段勞工家庭無疑是一種挑戰,因此放寬家庭幫傭聘僱資格,實際受惠的仍是高收入階層。

勞陣:公共服務才是解方

勞陣點出,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長期低於50%,直到2023年也僅有51.82%,遠低於男性的67.1%,在30歲後逐年下滑,婚姻養育子女是一大原因;而台灣長期將照顧責任女性化,是女性持續就業的主要障礙。勞陣強調,若政府放寬聘僱幫傭資格,不僅與現階段的公共托育政策背道而馳,也將進一步惡化缺乏勞動保障的家庭僱傭模式;勞陣也提及,家事移工是面臨強迫勞動的高度風險族群,因此唯有持續投資並提升公共托育服務品質,才能同時減輕家庭負擔、增加本國就業機會,並真正提升女性勞動參與率。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 普發現金1萬最快10月入帳!台中真能加碼發錢嗎 超徵或短絀200億報告一次釐清

‧ 這地長輩可領3萬大紅包! 全台重陽敬老禮金、禮品一次看 網嘆考慮「移民」(推薦閱讀)北檢不滿評論柯文哲案就傳喚?施威全爆偵訊對話:耗費公家資源只為警告我

‧ 台灣人多有錢?購買力甩飛日韓 IMF分析靠一「強大關鍵」擠進亞洲前五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YouTuber、網紅注意!財政部出手課稅了 規範重點一次看

CTWANT
02

2025蘋果秋季發表/8大亮點+台灣售價曝!史上最貴、取消這配色果粉崩潰

三立新聞網
03

緯創(3231)、廣達(2382)、聯電(2303)...避九月魔咒,15檔個股宜「居高思危」:AI族群回檔才是買點

今周刊
04

SEMICON Taiwan 2025 登場!台積電與輝達都關注「矽光子概念股」一次看

科技新報
05

泰山前董事會糟了!處分全家股權、投資街口、擴建包裝水廠3決議 全遭法院判無效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