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晶鏈高峰論壇 賴清德宣布3大行動:千億資源引企業加碼
全球半導體盛事「SEMICON TAIWAN 2025」本周開展。工研院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今(9)日共同舉辦「晶鏈高峰論壇」,吸引28個國家超過700位產業、政界與學研菁英齊聚。總統賴清德致詞時表示,政府未來將持續推動「AI新十大建設」,投入超過千億元資源,引導企業加碼投資,並宣布三行動打造台灣晶鏈。
SEMI全球董事會主席吳田玉強調,唯有互惠、信任與堅信「合作能創造更大價值」,產業鏈才能真正發揮效益。尤其愈是複雜的環境,跨國企業必須「以簡馭繁」,慎選合作夥伴、建立互惠的信任關係,才能維持韌性並創造最大價值。
賴清德:三大行動打造台灣晶鏈
賴清德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過去30年從草創起步、走向國際,到如今成為全球高科技與人工智慧(AI)時代不可或缺的一環。面對愈趨激烈的競爭,他宣布三大具體行動,用以打造台灣晶鏈:第一,深化跨國合作:台灣將秉持「務實、開放、互信」原則,推動供應鏈安全、材料、設備及數位主權領域的合作。第二,擴大全球布局:近年台灣在美國、歐洲、日本及東南亞積極投資,並於捷克布拉格、美國德州、日本福岡等地設立投資中心,深化半導體合作。第三,強化人才戰略:政府將透過「AI新十大建設」培育百萬AI人才,並推動跨國培訓與交流,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國際人才網絡。
賴清德強調,唯有攜手合作才能創造進步,唯有團結互助才能實現共榮。 「AI新十大建設」將涵蓋三大範疇:完善基礎建設、研發關鍵技術,以及擴大智慧應用。同時,台灣也將加速布局量子電腦、矽光子與機器人三大關鍵技術,並期盼透過產官學研與國際合作,將研發能量擴展至材料與設備領域,並把研發中心深植台灣,持續鞏固全球創新核心地位。
紀錄片「造山者」:從台灣到世界
SEMI全球董事會主席吳田玉博士則以台灣近期推出的半導體紀錄片《造山者》為引,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故事,實為全球供應鏈的一部分 。「美國、日本、歐洲、韓國與台灣一樣,都在過去70年中透過無數人才的努力,奠定產業基石。」吳田玉強調,這些合作始終建基於信任與互惠,而今日論壇正是延續這份精神的重要橋樑。「我們每個人都是半導體產業中的重要角色,讓我們像前人一樣,為後代留下更偉大的成果。」
強調全球合作的重要性 強化供應鏈韌性
經濟部長龔明鑫指出,台灣將透過政策支持,建立「可信任、互補且可持續」的跨國夥伴關係,以強化供應鏈的韌性。他特別提到,甘利明議員是促成台積電熊本廠的重要推手,魏哲家董事長則帶領台積電持續引領全球先進製程,兩位因此獲頒「經濟部專業獎章」,成就實至名歸。
來自歐盟、捷克、日本及英國等代表也在論壇中呼應,強調全球合作的重要性。歐盟代表更以《歐洲晶片法》為例,呼籲與台灣深化合作,以避免供應鏈斷鏈風險 。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人才是最強戰略資本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則指出,產業正面臨「人才供需失衡、技能快速轉變、國際競爭加劇」三大挑戰。他強調,工研院將以跨域整合優勢,透過實務訓練與國際合作,培育兼具專業深度與跨域能力的「T型人才」,讓人才成為推動半導體持續領先的戰略資本。(推薦閱讀)不放過柯文哲?北檢聲明「將提抗告」 媒體人預言1結果:事情大條
三大座談聚焦:供應鏈、AI晶片與人才
「晶鏈高峰論壇」共安排三場次座談,深入討論半導體供應鏈:如何在多重風險下透過區域互補提升韌性;AI晶片:以模組化整合與開放協作,解決高效能運算挑戰;以及人才培育:建立跨國培訓與交流機制,培養具備系統思維與協作能力的新世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