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募資顧問謝銘元:真正的「成長力」不是砸錢買流量,而是找到能自行加速的引擎

moneybar

更新於 10月09日14:51 • 發布於 10月08日00:00 • 謝銘元

投資人問:「你們的成長從哪裡來?」,背後的涵義是要你說明策略。

💡 成長不是偶然的爆紅,而是有邏輯、有結構的擴散。

會被投資人看中的,不是你漲得快,而是你知道為什麼會漲。

四步框架(What → Why → How → Impact)

What:
明確指出你的主要成長來源。
例如:「60% 來自用戶推薦、30% 來自內容行銷、10% 來自合作管道。」

Why:
分析為何這些來源有效。
是因為產品本身具備社交性質?還是行銷策略切中用戶心理?

How:
說明你如何推動這些成長,具體數據與例子最能說服人。
可以提 CAC(獲客成本)、推薦轉化率或內容流量來源。

Impact:
強調這些增長的可持續性與未來布局,
讓投資人看到「下一波成長」的方向與槓桿。

實戰示範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增長主要來自兩個地方:社群口碑內容行銷

大約 60% 的新用戶 來自現有用戶的推薦與社群自然傳播。
我們的產品有很強的分享性質,用戶會自發分享到 Facebook、LINE 群組,
朋友看到實際效果後就會下載使用。
我們也經營了一個專屬社群,目前已有超過 2 萬名活躍成員
用戶之間的互動與口碑傳遞讓成長幾乎是自動發生。

另一個 30% 的成長 來自我們持續經營的內容行銷。
我們在 YouTube 和部落格上發布教學影片與案例故事,
其中一支「5 分鐘完成任務」的影片爆紅,
單支就帶來 5,000 名新註冊用戶
內容讓我們在自然搜尋流量中占有一席之地,
同時累積信任感與專業形象。

剩下的約 10% 來自策略合作與聯名活動。
上季我們與一款相近族群的 App 聯合舉辦活動,
一週內導入近千名新用戶。

我們至今行銷預算極低(CAC 平均低於新台幣 50 元),
卻能維持月增長 20% 以上。
這證明我們的成長主要靠產品力與社群動能,而非燒錢廣告。

展望未來,我們會繼續放大這兩個管道:

推出用戶推薦獎勵機制,讓口碑傳播更有誘因;

增加每週內容產出的頻率,培養穩定的自然流量池。

我們相信,最健康的成長,是用戶願意主動幫你推廣的成長。
而這正是我們目前引以為傲的優勢。」

顧問觀點:投資人看「成長」,其實在看「效能」

在募資現場,我常提醒創業者:

「成長來源,就是你未來資金槓桿的方向。」

如果你的成長靠投放,那只是速度;
如果靠產品自傳播,那才是「引擎」。

懂得拆解成長構、追蹤 CAC、分析留存,
不只讓投資人覺得你專業,
更能說服他,你的事業不只是漲一波,而是能持續上升。

艾克斯的財經視界
https://xmy.tw/news-coverage/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直播認割韭菜!泡泡瑪特員工:價格「確實過分」 股價蒸發近4成

三立新聞網
02

起底/日產靠台灣神秘買家續命 台灣隱形千億富豪曝光

鏡報
03

沒去夜市來這裡!黃仁勳台南「美食地圖」曝光 與魏哲家大啖溫體牛肉爐

三立新聞網
04

只吃牛肉爐還不夠!黃仁勳衝「莉莉水果店」買冰 店員驚喜尖叫

CTWANT
05

普發1萬上車0050!20年翻成14萬 讓台積電、鴻海幫你生財

三立新聞網
06

普發萬元1/最速領懶人包來了!  線上申請、ATM、郵局領現一次看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