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美食

譚敦慈曝親戚20多歲就大腸癌「愛吃1食物」她絕不碰 醫:1級致癌物很多人天天吃!

健康2.0

更新於 10月31日03:42 • 發布於 10月30日16:00

大腸癌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台灣每年新增1.7萬名患者,年齡層更有明顯下降的趨勢。有「無毒教母」之稱的長庚醫院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就分享,自己一位表妹婿,20多歲時就確診大腸癌。他的日常飲食除了重油重鹹,更少不了一樣許多台灣家庭餐桌上常見的配菜:「豆腐乳」。

川菜師傅的致命美味?重鹹、辣油、豆腐乳成隱形殺手

譚敦慈在節目中透露,表妹婿是川菜師傅,平日喜歡重油、重鹹的食物,烹調時大量使用辣油,甚至常讚嘆辣油上方浮的那層油是「人間美味」。此外,他也特別喜愛吃豆腐乳這類醃漬食品,這些習慣長期下來,都可能悄悄侵蝕腸道健康。

譚敦慈表示,她與家人力行健康飲食,家中絕對不碰發酵或醃漬類的食品,如豆腐乳、豆瓣醬、火腿等。她引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警告,醃漬物恐增加罹患腸胃道癌症的風險,並提醒民眾應少碰燒烤、少高溫烹調、少吃醃漬物及不新鮮的食物,才能有效預防大腸癌。

豆腐乳、味噌、泡菜 發酵食物是致癌或抗癌?「發酵vs.醃漬」關鍵差異

「可是味噌、泡菜也是發酵品,有益生菌,不是可以防癌嗎?」許多民眾對此感到困惑。台安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糠榮誠醫師解釋,關鍵在於「製作方式」與「添加物」。像味噌、納豆,甚至是台灣本土的醃薑、黑豆,這類天然發酵品富含益生菌,對腸道有益。

然而,許多市售的醃漬品,問題往往出在「高鈉」,以及為了延長保存期限而添加的「人工物質」。糠榮誠醫師指出,像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為了防止肉毒桿菌,會添加「亞硝酸鹽」,當它遇高溫烹調,尤其是超過150°C後,就會轉化為可怕的「亞硝酸胺」,這就是WHO認證的「一級致癌物」。

高溫是萬惡之源!醫示警:好油加熱也變「致癌物」

除了添加物,糠榮誠醫師更強調,「高溫烹調」是另一個致命關鍵。許多食物本身沒有問題,但經過高溫油炸、燒烤後,就可能產生質變。他舉例,冷壓橄欖油很健康,但若過度加熱,同樣會產生致癌物質。

甚至連油炸時產生的油煙,都含有無數致癌物質,糠榮誠說,像燒烤食物油滴到碳上,也會產生一級致癌物:多環芳香烴(PAHs)和異環胺(HCAs)等致癌物,這些物質和大腸癌、胃癌、肺癌等癌症都有關聯。

因此,糠醫師建議,飲食應回歸「天然」,盡量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取。即使是泡菜、豆腐乳這類被認為含有益生菌、有益健康的發酵食品,也應注意鈉含量,適量作為配菜或調味即可,千萬不要當成主菜大量食用,以免攝取過多鹽分,增加身體負擔。

癌症非一天造成!醫籲:出現3大警訊,立刻檢查

「得到癌症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糠榮誠醫師說明,從正常的腸道黏膜,因為接觸到致癌物,基因突變形成瘜肉,再從瘜肉演變成癌症,通常需要5到10年的時間。在這漫長的過程中,身體其實會發出警訊。

醫師提醒,民眾千萬不要等到肚子痛、嚴重貧血、甚至腸道完全堵塞才就醫,那都為時已晚。只要發現以下任何一種狀況,就應該提高警覺,盡快接受檢查:

  • 大便習慣改變(如便祕、腹瀉交替)
  • 排便有出血或黏液
  • 身體異常疲累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糠榮誠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延伸閱讀:

台大醫12人沒症狀卻罹肺癌!誰是高危險群?名醫:1類人都該檢查

唐吉軻德創辦人安田隆夫肺癌末期!1種「天選之人」有望痊癒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美食相關文章

01

讚台灣「1產品」!外媒點名不普通的零食

自由電子報
02

【一文爽吃】普發萬元、雙11狂加碼!燒肉、炸雞、漢堡、薯條全都吃爆

三立新聞網
03

不是鳳梨酥!台灣「這1款零食」飄香國際 外媒狂讚:不普通

三立新聞網
04

國寶中醫:每天1顆奇異果 幫你救回肝功能

健康2.0
05

咖啡拿鐵買一送一放大!好咖日雙11限時優惠飲料甜點早餐優惠快搶

景點家
06

台灣水果不簡單!「1零食」外媒讚旅遊神物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