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圖表】中國對美關稅加徵至125%,川普貿易戰大事紀一次看,目前還剩哪些產品有關稅?
綜合《BBC》與《衛報》報導,自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暫緩對等關稅以來,各國關稅發生許多變化。川普於今(11)日澄清,對中國徵收關稅稅率為145%而非125%,中國則於稍晚宣布,將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125%關稅,於12日生效,且若美國後續再施加關稅,中國不會再回應。
此外,歐盟原於9日決議,將針對川普的對等關稅,進行25%的關稅反制,然而由於川普宣布,對未向美國報復的國家暫緩對等關稅90日,故歐盟也於今日決議,將延長報復關稅90日。
究竟從川普上任至今,美國共對哪些國家徵收哪些關稅?川普暫緩對等關稅後,全球又還剩哪些商品被美國徵收關稅呢?《關鍵評論網》以下用圖表帶您一次掌握。
暫緩對等關稅後,還有哪些產品被徵關稅?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川普暫緩對等關稅後,美國目前仍然對所有國家的進口產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但部分美國稀缺的產品:晶片、銅、木材、藥品、金條、能源和礦產除外。
全球的汽車和汽車零件,以及鋼鋁製品也逃過加徵10%的關稅,但各國仍需繳納川普此前已經實施的25%關稅。墨西哥和加拿大雖然也避免了對等關稅,且美國先前威脅要對《美墨加協定》商品施加的25%關稅也遭取消,然而,針對未受《美墨加協定》保障的進口商品,美國仍向加墨徵收25%關稅。
川普日後也可能對晶片和藥品徵收關稅。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級:美國通膨將劇增、中國已感受到失業率上升
《華爾街日報》分析,美中不斷升級的貿易戰,對兩國都將造成嚴重打擊。雖然兩國關係長年以來十分緊張,但雙邊經貿早已交織在一起。
川普表示,美國因關稅而遭受的任何損失,都將被就業和投資的長期成長所抵消,但投資銀行摩根大通表示,短期內,美國經濟在今年中下旬「很有可能」出現萎縮。
中國加入WTO 23年來,其廉價製成品的取得已融入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美國經濟2024年,中國約占美國商品進口總額的13%。中國是多種商品的來源地,包括智慧型手機、玩具和工業零件。許多產品都以「設計、行銷和分銷在美國,生產在中國」的模式進行。
《華爾街日報》表示,美國物價在過去5年來已經上漲24%,美中新一輪貿易戰將導致消費者的日用品選擇與數量都減少的同時,卻要支付更多的錢。
中國方面,與美國爆發全面貿易戰,將使他們被排除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外,而目前中國經濟就是靠著出口來推動成長,才能抵消房地產市場崩盤,和消費支出低迷的影響。
《經濟學人》解讀,中國敢與美國直球對決,可能與「中共相信自身能打贏貿易戰」有關。部分中方高層認為,美國無法承受川普關稅所帶來的惡性通膨,以及潛在經濟衰退,因此中國檯面上雖說「戰鬥到底」,但他們相當清楚,其實高機率根本不需要「戰到最後」,只要撐到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開始上漲或就業惡化即可。
中國內部多位政策研究人員與經濟學專家都指出,此舉是能讓川普回到談判桌的最簡單方式,且美國「自爆」的過程中,甚至還能讓人民幣升值。
但《經濟學人》也示警,中國的這種操作,有可能演變成一場豪賭,因為等到美國通膨開始飆升時,中國各大產業與供應鏈也可能遭到重創。
新一輪關稅戰爆發後,許多美國廠商已經向中國工廠取消訂單,而多個中國廠商已經開始解僱員工,或強迫員工休假。
「說穿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能撐多久就撐多久。如果堅持不下去了,就只能關廠了,」《華爾街日報》採訪的一位中國玩具製造商老闆洪彬彬說道。
更多美中關稅相關內容:
點擊加入關鍵評論網LINE官方帳號多元觀點,從這開始!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