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門檻低、申請快速 丹麥吸引全球情侶成「閃婚聖地」
由於許多國家的結婚行政程序相對繁瑣,丹麥因手續簡便,逐漸成為熱門「閃婚聖地」,該國首都哥本哈根甚至被戲稱為「歐洲的拉斯維加斯」,許多外國人專程遠赴此地結為連理。哥本哈根光是在2024年就為5400對外籍新人舉辦婚禮,跟5年前比起來翻了一倍。
美聯社29日報導,由於在波蘭結婚必須面對繁瑣的行政手續,所以30歲的庫亞溫斯卡(Magdalena Kujawińska)與她的哥倫比亞籍未婚夫瓦倫蘇埃拉(Heinner Valenzuela)選擇前往丹麥哥本哈根結為連理。庫亞溫斯卡說,「我們發現在波蘭結婚沒那麼容易。」當時他們正在哥本哈根19世紀建造的市政廳裡,等待舉行大約10分鐘的婚禮。
「你需要一份證明你未婚的證書。」她說,「我們試著從哥倫比亞申請,但那份證書只有3個月的有效期,而它根本不可能在3個月內從哥倫比亞寄到波蘭。對我們來說根本不可能。」這對住在波蘭克拉科夫(Krakow)的情侶已經訂婚超過3年,但某一天,庫亞溫斯卡聽同事說丹麥的結婚法規相對寬鬆,所以她和未婚夫就找到一位線上婚禮策畫師,來籌備結婚所需文件。庫亞溫斯卡笑著說,「4天後,我們就收到答覆,說可以在這裡結婚。」
哥本哈根成外籍情侶「快速結婚」首選國
除了庫亞溫斯卡,丹麥的簡單結婚程序吸引許多外國情侶遠赴此地結為連理,一些人戲稱讓哥本哈根是「歐洲的拉斯維加斯」。哥本哈根市政廳婚姻登記處主任湯姆森(Anita Okkels Birk Thomsen)表示,哥本哈根市在2024年共舉行了約8000場婚禮,其中約有5400對新人雙方都不是丹麥居民,「這幾乎是5年前的2倍,」她說,「他們來自世界各地。」
當局10月起保留40%時段給本地新人
這看似幸福的趨勢,卻也為當地居民帶來了負面影響。現在市政廳的婚禮預約遠超過實際能安排的場次,哥本哈根負責文化與休閒事務的官員涅耶高(Mia Nyegaard)表示,外籍情侶在首都結婚的數量[「大幅上升」,這導致「想在本地結婚的哥本哈根新人帶來挑戰」。
地方政府因此採取行動。涅耶高表示,自今年10月底開始,哥本哈根市政廳約40%的婚禮時段將優先留給本地居民。雖然預約市政廳婚禮是最直接的結婚方式,但透過私人婚姻登記員安排儀式也是另一種選擇,這部分則不會受到影響。哥本哈根的市議員們預計在夏季休會結束後,將進一步討論其他可行措施,以紓解全市婚禮預約爆單的壓力。
丹麥結婚法規自由寬鬆
丹麥在多方面的婚姻法律上都相當寬鬆。早在1989年,該國就成為全球首個允許同性伴侶登記民事結合的國家,並於2012年進一步將同性婚姻合法化。
不論是什麼形式的伴侶關係,丹麥都不要求申請人提供出生證明或單身證明,即可申請結婚許可證。獲得這份許可證後,新人就能在丹麥於4個月內合法結婚。不過,如果離婚文件上未明確顯示離婚已完成,官員可能會要求補交民事狀況證明書。向丹麥家庭事務機構申請結婚的費用為2100丹麥克朗(約9650元新台幣),如果符合條件,申請人在5個工作日內就可獲發結婚許可證。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