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瑞典談關稅之際 川否認想見習 疑藉機向京施壓
美國財長貝森特與中國大陸副總理何立峰,周一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展開三個月內的第三次美中貿易磋商。第一天談了5小時,但雙方都沒有透露磋商進度。美方透露,這次瑞典磋商重點在於檢視既有協議的執行情況。至於美國總統川普則在瑞典磋商前夕,與歐盟達成貿易框架協議,避免了潛在的美歐貿易戰,儘管15%的關稅讓歐洲企業褒貶不一,但川普認為這是一大勝利,並藉此公開喊話中國要開放。他週二還透過社交媒體,否認主動要求與習近平展開峰會,試圖藉由否認川習會,向中方施壓。
大批瑞典警車的護衛下,美中兩國的經貿代表團車隊,周一(7月28日)上午先後抵達位於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總理辦公大樓(Rosenbad),準備開展三個月以來,雙方的第三次貿易磋商。
主持會談的中國大陸副總理何立峰,以及美國財長貝森特,則在東道主、也就是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的迎接下,步入會場,兩人留下這張磋商前的握手合照。
但就在美中瑞典磋商開始前,正在蘇格蘭訪問的川普,宣告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框架,成功避免了美歐貿易戰的開打。
儘管最終達成的15%關稅稅率,對歐盟各國企業來說,是憂喜參半,但最起碼可以讓市場穩定下來。
法國國家乳製品產業聯合會執行長 澤維爾于阿爾(FRANCOIS-XAVIER HUARD):「這讓我們鬆了一口氣,這對我們來說是必要的協議,因為在15%到30%的稅率之間,我們認為最好選擇15%。這也為企業提供了透明度,這一點也很重要。」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 希爾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ueller):「這個(15%)協議也將對美國消費者造成負擔。它不僅會對歐洲產生影響。從長遠來看,產品會變得更昂貴。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這對國際貿易或消費者來說不是一個好日子的原因。」
包括德國總理都坦言,儘管對這個貿易磋商結果並不滿意,但這確實是當下能取得的最佳成果。
西班牙總理 桑傑士(Pedro Sanchez):「我重視歐盟委員會主席的建設性和談判態度,無論如何,我支持這項貿易協定。但我對此並無熱情。」
美歐之間的貿易成果,雖然讓歐洲盟友不開心,但川普仍堅持獲勝,並藉此向北京公開喊話。
美國總統 川普:「我們非常接近與中國達成協議。我們實際上已與中國達成了一個協議。我們會看看情況如何發展。」
隨後他更在與英國首相會談時,補充他的喊話方向。
美國總統 川普:「我期望看到中國對外開放。我們與中國的關係很好,但中國很強硬,就像你(英國首相)一樣強硬,我們大家都很強硬。但我們會看看情況如何發展。」
就像川普不斷用「再看看」,來描稅對美中瑞典磋商的可能預期。
貝森特與何立峰雙方,在周一經歷約5個小時的會談散場後,也都對第一天的磋商進展,全都閉口不談,僅證實美中周二(7月29日)還會繼續會談。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 郭嘉昆:「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落實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發揮中美經貿磋商機制的作用。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通過對話溝通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
而目前三場磋商都在現場的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 (Jamieson Greer)則向媒體透露,瑞典會談重點是檢視雙方已達成協議的執行情況,尤其是確認關鍵稀土持續流通,並為未來深化及平衡貿易關係鋪路,試圖降低外界對於談判將帶來重大突破的期待。
美聯社記者:「分析師預計,(美中)將延長原本90天的關稅緩和期,以期待今年稍晚秋天,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間的可能會晤。」
原定下個月12日到期的關稅休兵期限,雖然可能在這次瑞典磋商中獲得延長,但對於外界高度預期的「川習會」,
川普周二卻透過社交媒體發文,否認自己主動想與習近平面對面會談。他強調,是因為習已經先向他發出訪問邀請,因此他才有可能會去中國訪問。分析認為,這是川普試圖藉由否認要開川習會,來向中方「施壓」。
無巧不巧的是,中國民航局官網周一(7月28日)證實,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宋志勇當天與波音(Boeing)高層會面,討論彼此的「深入合作」,外界認為這可能暗示,中方有望增加採購波音客機。
因此,在美中瑞典磋商的第二天一大早,美國財長貝森特手插口袋,表情輕鬆地步行進入會場。而中方的何立峰則照舊搭乘黑頭車前來,兩人的姿態似乎稍有差異。
美國前駐歐盟大使 桑德蘭(Gordon Sondland):「我們與其他國家達成的協議越多,就越能給總統及其團隊帶來籌碼。」
至於這些籌碼是否真能幫助美國在瑞典的談判中佔到上風,就得看週二結束的美中第三輪貿易磋商結果。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