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打房措施鬆綁 房市專家仍保守看待:曙光微弱
房市已奄奄一息,但房價仍呈現局部微幅鬆動,而且尚未出現連續二季下跌的下修格局,若央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有機會在第四季、或2026年第一季鬆綁,房市會有助於迎來曙光嗎?對此房市專家何世昌保守看待,「央行管制措施若獲得鬆綁,有助於提升購屋信心,房市或許會迎來復甦的曙光,只是這道曙光較為微弱!不會過於燦爛!」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今(3)日指出,因房貸亂象嚴峻,央行在「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緊迫盯人的態度可能轉變,讓國銀有較大的放款空間。
何世昌表示,如果央行的作法使國銀與申辦房貸的民眾鬆一口氣,因貸款而面臨違約的風險,可望因此降低。雖然央行適時調整措施,獲得購屋族掌聲,但相信央行勢必背負龐大壓力,也會招來另一派的批評。
此舉是否意味著央行即將鬆綁管制措施?何世昌認為,「應該未必」。
他分析,央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已經祭出近一年,但房市管制不會是永久的,民眾要買房就要把握逃生通道,而逃生通道的鑰匙目前在央行手上。
至於究竟有沒有可能,央行會鬆綁第七波信用管制?何世昌指出,依照央行此前鬆綁選擇性信用管制的軌跡,往往是採取陸續鬆綁的漸進式模式;而鬆綁的其中一項觀察指標,正是「房價」。
何世昌表示,在中古屋房價方面,2025年第一季、第二季的「信義房價指數」連續下挫,已構成「反轉」的廣義定義。不過,代表預售新建案的「國泰房地產指數」,今年僅第二季下跌,第三季仍在未定之天。
何世昌表示,如果第三季「國泰房地產指數」續跌,中古屋、新建案房價都呈現反轉,央行最快會在今年第四季(12月)、慢則會在明年第一季(3月)鬆綁第七波管制措施。管制措施若獲得鬆綁,有助於提升購屋信心,房市或許會迎來復甦的曙光,只是這道曙光較為微弱、不會過於燦爛。
他認為,即便接下來第七波管制措施鬆綁機率升高,唯預期央行仍將緊盯「不動產放款集中度」與「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等兩項指標,房貸放款水量依舊有限,水龍頭全開的機率,仍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