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自動化展〉經濟部三箭齊發!AI內視鏡機器人進軍台大醫 攜中鋼精準焊接效率倍增
在 AI 技術驅動下,台灣智慧機器人應用正全面落地!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攜手中鋼機械、臺大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打造三大應用亮點,包括全台首創「AI 內視鏡機器人」已於台大臨床驗證、醫療運送與器械整備機器人獲彰基導入、超高精度「數位雙生焊接機器人」則獲中鋼導入,皆於本屆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 (TAIROS) 展出,展現台灣 AI + 機器人技術在醫療與製造兩大產業的重大突破。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簡任技正鄒宗勳表示,面對全球供應鏈重構與製造業升級,產業已經由「製造」邁向「智造」。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布局智慧機器人與 AI 核心技術,以提升國產化技術能量及跨域系統整合,推動產業應用與技術落地,並鼓勵成立新創事業,近 6 年共累積 70 件國内外專利、逾 300 件技術移轉及產業服務,帶動企業投資及衍生產值近 120 億元。
鄒宗勳指出,除了聚焦智慧製造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落地之外,更鏈結台灣 ICT 科技強項與醫療體系,拓展應用到智慧醫療領域。未來將持續促進跨域合作,打造智慧醫療新產業生態,提升台灣智慧機器人的全球競爭力。
其中,工研院研發、全台首創的「醫療內視鏡機器人」無需體外穿刺大幅降低併發症,讓醫師不需穿厚重鉛衣即可遠端操控內視鏡執行肺部檢查,避免 X 光暴露與交叉感染。具備全向擺動、自動導航及氣道辨識,靈活操控無死角,能精準定位病灶,作觀察與採樣,本技術通過細胞毒性、電性安全測試。現與臺大醫院合作驗證,未來可應用於胸腔、腸胃、泌尿等內視鏡科別。
其次,針對醫療現場人力吃緊且現有人力須兼顧非護理專業工作占比高達 4 成以上的問題,工研院推出「智慧運載機器人」,目前已與彰化基督教醫院合作應用於醫療物品運載,有效提升醫療品質與人力配置彈性。另一項「醫護庶務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包含能整合 17 軸雙臂協作與自主導航的雙臂機器人,未來目標協助手術器械整備,可分擔醫護人員大量非護理專業的庶務工作。
第三,面對高技術門檻的大型船體焊接需求,工研院開發「數位雙生巨型龍門焊接機器人」,整合虚實模擬、遠距調機與 12 軸協同控制系統,不僅焊接精度提升至 2 毫米,還能客製模擬建廠流程,降低 50% 人力成本、提升 50% 效率,現已應用於中鋼機械貨輪段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