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家長使用社群媒體時最常犯的5個錯誤!「發布」前,多想一秒,也多一層守護

媽媽寶寶

更新於 10月20日09:41 • 發布於 10月16日11:42

在數位育兒的時代,家長往往會拍攝並上傳孩子的影像紀錄,我們以為這只是紀錄愛、分享生活,但專家提醒——無意間的貼文,可能洩露孩子的身分、居住地,甚至讓他們暴露在潛在的網路風險中。

真正的數位教育,不只是教孩子如何使用社群媒體,而是教父母如何「負責任地分享」。以下整理出家長使用社群媒體時最常犯的五個錯誤,提醒我們在點下「發布」前,多想一秒,也多一層守護。

育兒│數位教育│隱私

沒在家裡談「社群安全」,以為孩子天生會判斷風險

很多家長以為「數位原生代」的孩子天生懂手機,於是忽略了最基本的一場對話:什麼可以分享、什麼不可以、遇到陌生人私訊怎麼處理?事實上,熟悉操作不等於能判斷風險。

建議做法:把「隱私、身份、聲譽與家人的界線」當作家庭課題,定期和孩子討論實際情境(例如:同學邀請加入群組、網友要求見面),並建立家規與處理流程。把數位安全說成「家庭一件大事」而不是偶發的說教,孩子比較願意參與——順帶一句,別把教育資源只留給學校,家是最重要的實驗室。

發布孩子照片時無意洩露個人資訊

一張看似無害的開學照,可能暴露生日、學校、社區位置甚至家庭聚會習慣。廣告商與資料公司也會從這些訊息中推斷你的消費偏好,駭客則可能用來拼湊更完整的身份檔案。

避免方法很務實:發照前先想三個問題:1.這張照片會暴露學校或住址嗎?2.包含可被追溯的標語或制服嗎?3.這張照片若被陌生人看到,會帶來什麼風險?如果有疑慮,就別上傳,或把可辨識的標誌、地點裁掉。

延伸閱讀:網路曬娃把握「1不3多」.杜絕孩子照片被不當利用

育兒│數位教育│隱私

未徵得其他家長或孩子同意就上傳含有他人影像

學校活動、生日趴或運動會的照片裡常有其他孩子。把別人的孩子放上網,牽涉到同意與隱私,可能破壞彼此信任,甚至引發法律或校方糾紛。簡單原則:拍前問、發前再問。

若無法聯絡到家長,最安全的做法是將其他孩子的臉裁掉或模糊處理。禮貌與尊重,不只是社交技巧,也是數位公民的基本功。

不熟悉也不常檢查社群平台的隱私設定

平台功能在變,預設隱私常常不是最安全的。把帳號設為「公開」等於把孩子存在網路上的每一刻都展示在陌生人面前。家長應主動學習平台的隱私工具:誰能看貼文、誰能留言、誰能看限時動態、是否允許地理標籤等。

建立一個發布前的習慣清單(例如:「確認隱私、移除地標、檢查標註」),並把密碼管理和帳號權限當成家庭安全例行公事。

為了好玩或瞬間感動,分享可能讓孩子未來尷尬的內容

孩子赤身坐便盆、哭鬧的尷尬片段、或是家長一時情緒寫下的抱怨文,十年後可能成為孩子的痛。分享前站在孩子未來的角度想一想:這張照片或影片會讓他成長路上被霸凌、尷尬或失去信任嗎?

一個簡單的防護動作是建立「二十四小時冷卻期」:凡涉及孩子私人或可能尷尬內容,先把它存為草稿,隔天再決定是否真的要發。若是為了家族記錄,考慮只存在於加密的家庭相簿或實體相本,而非公開貼文。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數位刺青」是什麼?兒少隱私與未來的無形枷鎖

澳洲研究:戀童癖網站上大約一半資料來自社群媒體,這些圖像大多由父母發布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高鐵每天超過2千空位被浪費! 11/10新制「提早1小時搭車先換票」

自由電子報
02

健保補充保費挨轟 石崇良親上火線:改革是為了公平非「搶錢」

自由電子報
03

熬夜恐發生猝死!專家曝「4警訊」:許多人以為只是小毛病

鏡報
04

租屋養老遭拒!台中75歲長者「找40間租屋」全碰壁…房東聽年齡秒拒絕

三立新聞網
05

鳳凰颱風最快「下週一發海警」!北轉逼近台灣 氣象署:3地區下到發紫

三立新聞網
06

氣象署發布「中度磁暴」警示 明日5時起影響約33小時

台視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