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失智長輩常忘刷牙?醫:顧好口腔,還能延緩病程

常春月刊

更新於 10月03日09:37 • 發布於 10月11日01:00

台灣失智人口逐年增加,關於症狀辨識、預防措施、藥物治療發展等議題日益受關注,而失智長者口腔健康問題卻常被忽略。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特殊牙科彭淑屏醫師指出,失智長者蛀牙、牙齦發炎、牙周病、缺牙等口腔狀況較一般人發生頻繁且嚴重,不僅影響患者生活品質,更可能引發多種嚴重併發症,提醒失智家庭應多加留意、提前預防。

老化、認知障礙雙衝擊 失智長者口腔衛生挑戰重重

彭淑屏醫師說明,失智長者因年齡增長,肌肉無力、口腔組織功能衰弱,本身就容易引發發炎、潰瘍等狀況。合併失能狀況更進一步影響患者日常自理及口腔協調能力,認知障礙也使得患者難以理解口腔衛生的重要性,對清潔缺乏興趣,甚至抗拒他人的協助。

此外,失智症患者常因藥物副作用而引起唾液分泌減少、口乾症,口腔潰瘍和黴菌感染的風險隨之增加。同時,認知功能下降和情緒調節困難,使得患者容易出現自我咬傷口腔黏膜的行為。上述狀況皆導致失智長者的口腔衛生照護面對重重挑戰。

失智長者戴假牙要注意!誤吞、不配合佩戴都是可能狀況

若失智長者需佩戴假牙,更應提高警惕。彭淑屏醫師提醒,患者可能會忘記戴假牙,或因誤吞太小的假牙而造成危險。即使家屬協助戴上活動假牙,患者可能因為異物感而拒絕戴上或自行取下,活動假牙也需要在餐後立即沖洗清潔,但常無法獲得患者配合。而固定假牙或植牙,治療、照護難度更高,若後續無法維持清潔,都可能再度造成牙齒損壞或顎骨深部感染。

口腔衛生不佳影響病程 與吸入性肺炎、營養不良都有關

家屬或照護者每日忙於處理換尿布、洗澡等日常照護工作早已焦頭爛額,加上失智患者缺乏表達能力,使得口腔問題更難被發現。彭淑屏醫師表示,當失智患者從咳嗽演變成吸入性肺炎,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患者口腔內可能有大量細菌,再因吞嚥功能降低、嗆咳進入肺部而引發感染,「但家屬通常難聯想到反覆、不明原因的肺部、呼吸道感染竟然可能與口腔衛生有關。」

若蛀牙惡化至牙髓炎或牙根尖化膿,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和情緒,感染還會打擊患者的免疫狀況、加重整體病情。長期的口腔問題將造成咀嚼困難,而晚期患者開始出現下顎和舌頭不隨意運動,吞嚥過程中口腔肌肉無力或協調性不佳、會厭不規則運動、聲帶的不完全閉鎖等,都會加劇吞嚥困難,可能接續導致營養不良。

缺牙影響咀嚼間接衝擊認知力!重視牙齒照護達成「善的循環」

彭淑屏醫師進一步指出,研究證實,穩定的咀嚼功能有助刺激腦部血液循環及反射,促進腦部維持認知能力。隨著牙齒脫落、咀嚼減少,缺乏相關刺激可能間接導致認知能力降低。若能在失智症早期就將牙齒照顧好,便可形成「善的循環」,患者可以好好進食,生活品質得到維持、併發症機率降低,也觀察到認知功能退化狀況延緩,病情有機會趨向穩定。

牙齒照護依病程調整 牙醫揭早、中、晚期應對策略

家屬或照護者對患者口腔清潔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或不知如何正確進行。彭淑屏醫師建議,照護策略應根據失智症病程調整,早期可使用簡單的指令鼓勵患者自行刷牙,再由照顧者輔助加強清潔,若後續手眼協調能力不佳,可利用電動牙刷,或握柄可調整的牙刷以提高抓握力道。

中晚期患者,則仰賴照護者逐步接手口腔清潔工作。晚期患者常喪失認知與自理能力,就必須由照護者承擔所有口腔清潔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若患者放置鼻胃管,家屬常認為沒有進食就無需清潔口腔,但裡面其實仍有口腔粘膜皮屑、口水、細菌等需處理,清潔更是要到位。

預防勝於治療 確診失智後就應定期檢查口腔

彭淑屏醫師提醒,家屬和照護者應定期掌握患者口腔狀況,把握疾病初期患者配合度較高的時期,完成補牙、假牙製作等治療,及早建立完整的咬合功能,疾病中晚期則著重於預防新的感染發生。「從早期開始就由照護者協助刷牙,也幫助患者養成習慣、提高配合意願,避免在晚期才開始幫患者進行口腔清潔,導致患者因陌生而產生抗拒。」

預防勝於治療,彭淑屏醫師呼籲,患者一旦確診失智、通過身心障礙鑑定後,就可以前往設有特殊需求牙科醫療服務的院所尋求協助,定期接受檢查、洗牙和塗氟等。以雙和醫院為例,除了治療外,醫療人員也會提供家屬正確的口腔照護衛教,像是利用開口棒、牙線、牙間刷等工具協助清潔、避免照護時讓自己受傷等。家屬亦可透過醫院舉辦的衛教講座獲取相關知識,學習讓照護工作「事半功倍」,幫助減輕照護壓力。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每天努力刷牙卻還是蛀牙? 醫揭「真正主因」超錯愕:全台不少人都中
·使用漱口水後,要再用清水漱?醫揭「3NG行為」害牙爛 這1年紀不建議使用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