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d第二季營收創新高,但關稅與電動車重組衝擊依舊導致淨損
面對川普政府持續加徵進口車輛與原物料關稅,Ford汽車公司於2025年第二季雖交出營收創新高的成績,但卻因關稅衝擊與重組成本導致淨損3600萬美元,並調降全年獲利預期,引發投資人疑慮,盤後股價一度下跌3%。
根據Ford於7月30日公布的最新財報,2025年第二季總營收達到502億美元,年增5%,創下該公司歷來單季新高,這主要得益於商用車部門Ford Pro的強勁表現以及電動車銷售增長,美國市場銷量達到612,095輛,較去年同期成長14.2%;其中包含純電、插電與油電車在內的電氣化車款,銷量達到82,886輛,年增6.6%。
然而,即便營收亮眼,Ford本季仍錄得3600萬美元的淨損,Ford指出,主要因來自關稅的衝擊達8億美元,加上13億美元的特殊支出,包括取消三排座電動SUV開發計畫與部分售後服務行動,成為淨損主因。
- 更多新聞:川普關稅與中國電動車給福特執行長「新靈感」!8月11日公布Ford調整新車計畫
- 更多新聞:福特Focus與Kuga停產果然沒車賣了?傳歐洲Ford規劃乘用車布局可能續命多車
Ford原先於2025年初預估全年將因美國政府關稅政策蒙受25億美元損失,但此次最新公告將金額上修至30億美元,財務長Sherry House表示,此一調整主因在於墨西哥與加拿大的關稅維持高檔時間長於預期,此外,鋁、鋼與銅等原物料的進口稅也造成重大壓力。
與此同時,Ford雖因美國本土生產占比達80%,高於競爭對手General Motors與Stellantis約25%的水準,受關稅影響相對較小,但仍難擋整體壓力。對比之下,GM第二季因韓國進口車款影響,單季承擔11億美元關稅成本,全年預估達40至50億美元;Stellantis則預估今年將因此多支出17億美元。
執行長Jim Farley則指出,Ford已與白宮保持每日溝通,希望在零組件稅率協商上取得進展,同時他也透露,Ford正尋求透過物料成本控制等措施,力求抵消其中10億美元的關稅衝擊。
從三大事業部來看,商用車部門Ford Pro表現最為亮眼,第二季營收達188億美元,EBIT達23億美元,毛利率達12.3%。該部門付費軟體訂閱數年增24%,來到757,000筆,逐步實現從車輛銷售走向服務獲利的轉型。代表內燃機車業務的Ford Blue則貢獻6.61億美元EBIT,受惠於傳統車款的零利率與零頭期促銷活動,如F-150與Escape等主力車款表現良好,特別是汽油車第二季銷售年增15.5%,展現價格策略奏效。
相較之下,負責電動車與軟體業務的Model e單季營收雖大增105%至24億美元,但營運虧損卻擴大至13.29億美元,Ford預估2025年Model e全年虧損將達55億美元,主要受電池生產投資、平台開發與銷售激勵成本所致。
Jim Farley表示,公司將於8月11日在肯塔基州電動車廠舉辦發表會,預告將展示一套全新的低成本電動車平台與簡化製造流程,形容這是繼Model T後的轉型關鍵時刻,Farley坦言9月30日聯邦政府即將取消7500美元電動車購車抵稅優惠,恐進一步壓抑EV銷售成長。
受到關稅與EV虧損雙重壓力,Ford此次也調整2025年全年財務預測,預估全年調整後EBIT將介於65億至75億美元之間,較年初預估的70至85億美元下修,公司亦預測全年自由現金流將落在35億至45億美元之間。
儘管獲利前景趨向保守,Ford仍宣布將維持每股0.15美元的第三季股息,並持續進行約90億美元資本支出,反映其對中長期營運策略的信心,Ford表示:「未來將持續強化商用車與軟體營收占比,以抵禦全球供應鏈波動與政策變數所帶來的成本挑戰。」
在全球車廠普遍面臨貿易摩擦與技術轉型雙重考驗之際,Ford的最新財報顯示其在營收與市場表現仍具一定韌性,但如何在電動化過渡期中擺脫虧損與政策風險,將是未來營運關鍵。
延伸閱讀:
- Ford執行長感受到中國電動車巨大威脅!再次強調福特「輸了現在就沒有未來」
- 福特高層認為未來新車「引擎不再重要」,Ford將透過「外包內燃機」降低成本?
- 美國Ford 2025上半年銷售報告,Mustang超越電動野馬暗示福特純電車陷困境?
- Ford Fiesta回歸不是說說?福斯將成助力令人好奇:那Focus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