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造血幹細胞滿7千例 周邊血移植給付擬增10倍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2日電)台灣滿7000名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捐贈,除了無私捐贈者,熱血醫療團隊功不可沒,健保署通過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給付從新台幣2000元左右提升至2萬元,鼓勵從事辛苦移植工作醫療人員。
花蓮慈濟醫院於32年前成立的骨髓幹細胞中心,今天舉行從0到7000的髓緣之愛記者會,向全世界宣布小小的台灣,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捐贈終於達7000人,花蓮慈濟醫院長林欣榮說,該中心連續3次獲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進階認證,在亞洲、全球配對率具有關鍵地位與貢獻。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每年約有1300人接受骨髓或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費用超過百萬元。然而,如果沒有善心人士捐贈骨髓,即使有再多的醫療預算也無法進行移植,在健保開辦之前,慈濟就已著手推動社會改革。
當時捐骨髓被視為「抽龍骨」,民眾普遍恐懼、排斥。石崇良說,慈濟持續努力勸募,建立起全世界數一數二骨髓資料庫,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除了骨髓移植,周邊血幹細胞移植也成為選項,骨髓抽取過程較為疼痛,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方式類似捐血,對捐贈者較為溫和。
石崇良表示,過去健保對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給付,是比照捐血或輸血技術計價,每次僅給付約1000至2000元。近期,健保共擬會已通過調整方案,預計將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給付費用提高至與骨髓移植相當,整體療程給付可望提升至1至2萬元。
石崇良進一步說明,這項新政策預計在8月16日完成預告,最快9月1日生效,透過大幅調整給付金額,鼓勵從事辛苦移植工作的醫療人員,讓他們獲得合理報酬與支持。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說,未來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新制給付增加8倍到10倍,醫療團隊真的非常有感,血癌與其他血液疾病患者往往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尤其非親屬成功配對機率極低,依人種在十萬分之一至千萬分之一。
葉士芃認為,7000例代表7000個家庭重拾希望、迎向新生的真實見證。最重要且感動人心的,捐贈者多數不認識受贈者,但卻願意為一位陌生人承擔捐贈時的不便,期盼年輕人加入建檔行列,讓未來還有更多等待的生命有機會重生。(編輯:龍柏安)1140812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