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一卡通迎戰勁敵2/通勤走路都能賺點數 一卡通橫掃消費、企業及政府端市場

鏡週刊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鏡週刊 Mirror Media
交通場域擴及至附加價值功能,像是移工匯款服務、跨境支付以及多元金融商品如ETF等市場,都有一卡通電支付的服務。

「嗶經濟」的定義隨著ESG的熱夯正在改寫!這樣的趨勢也成了電支龍頭一卡通,為迎戰有著1,300萬第三方支付LINE Pay參與市場後的利器。這家從交通票證起家的科技金融公司,讓日常的每筆電子支付款或者員工通勤紀錄,變成看得見的永續點數獎勵。消費者有感、企業深化ESG落地,一卡通開拓出新路,三贏局面背後操盤心法為何?

LINE Pay挾著1,300萬第三方支付用戶的實力來勢洶洶,是否會重擊一卡通?「電支和第三方支付不同,光是開戶身分驗證就是一道關卡,要構建300萬規模經濟的『護城河』,大概需花一年半時間、付出至少10億元行銷費用的代價;要上攻『使用便利性深水區』的700萬大關,更是難上加難。」一位電支業者點出關鍵。

對企業來說,一卡通綠點是實踐 ESG 的工具;對使用者而言,則是將減碳變得集點般容易入手,能累積轉化為消費金額。

為加速用戶無痛轉移,一卡通特別利用智能客服讓用戶瞭解,也主動製作短影音和圖卡吸引年輕人。「該花的錢一點都不能省,從後台系統建置到簡訊傳送,所有細節都要做好,要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有台大資訊博士背景的鄭鎧尹說。

「我們花了3年時間準備,把後端的數據平台準備好,才能派發給用戶,做好精準行銷,同時前台也要做出更具附加價值的服務。」鄭鎧尹不諱言:「過去一卡通專注在空中(交通運輸),欠缺地推(加值服務)。」

怎麼推進?「一卡通雖有官股色彩,卻因加入民間股東,所以彈性大,創新DNA也很強。」鄭鎧尹一句話點出,一卡通能突圍、並保持領先的關鍵。像高雄捷運就是一卡通的股東,而且用戶只要拿出一卡通票證,現在從北到南所有大眾運輸系統皆能一「嗶」就上車。

讓鄭鎧尹老神在在的是,「目前一卡通儲值卡全國發行量約5,300萬張,不重複用戶1,156萬張(截至八月底),本身的動能很強。這正是一卡通能與銀行談判的重大籌碼。」一位銀行業信用卡大咖不諱言地說。

一卡通在移工匯款方面,與股東之一的東聯互動合作,在跨境支付則陸續開拓日本市場串接金流,同時切入ETF等金融商品。「我們要強化黏著度,減少『過客成本』,每一分實打實進帳。」曾一天搭高鐵來回3次,最高紀錄一週搭11趟的鄭鎧尹開玩笑說。

只不過,隨著統一、全聯等巨獸加入戰場,本刊好奇一卡通要如何維持優勢?「支付1.0版的優勢在儲值,2.0是電支,3.0就是數據驅動所有業務,形成閉環獨特性。」鄭鎧尹透徹分析:「全支付靠全聯、icash Pay有統一,全盈付背後是全家,有通路優勢的業者構築自己的閉環消費生態圈;一卡通想要殺出重圍,就在於數據應用的調度。」

為符合ESG趨勢,一卡通也開始與不同的業者合作。「在對消費端我們與7-ELEVEn、全家和萊爾富等超商合作,對企業端的合作對象則有公視、日月光、王道銀、小港醫院、東南水泥和聯邦銀,我們利用記錄員工通勤的減碳數據,提供企業永續報告書使用,在雙方互利下,增加用戶數。」鄭鎧尹侃侃而談。

公視總經理徐秋華指出,「這次跨界合作,整合超過1,300人的綠色運具使用數據。為企業提供碳盤查範疇三的精確碳排報表,大幅降低導入ESG 門檻,更將員工通勤行為與永續目標連結,節能減碳還賺到消費綠點。」也就是說,讓每次通勤都是可追蹤、可回饋的減碳憑證。

鄭鎧尹則以聯邦銀約5,000名員工的通勤紀錄數據為例。他表示,有了這五千筆的數據,進到平台後由資訊人員整理去個資化後,繼而讓企業得以將分析內容與結果呈現在永續報告書中。而對於一卡通來說,可從數據收取、整理到分析流程中收取費用;另方面,透過企業與客戶之間所有互動數據也能進行CRM(客戶關係管理),得以精準行銷和開發消費生活場域。

加鏡LINE新聞不漏接
財經時事/無懼LINE Pay隊友變對手 專訪一卡通總座:玩轉數據續坐電子支付龍頭
一卡通迎戰勁敵3/超驚人!一卡通用戶多悠遊卡近1倍 致勝關鍵原因曝光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快訊》台灣大:iPhone 17 Pro Max最受歡迎 256GB宇宙橙最夯

新頭殼
02

2025蘋果秋季發表/8大亮點+台灣售價曝!史上最貴、取消這配色果粉崩潰

三立新聞網
03

緯創(3231)、廣達(2382)、聯電(2303)...避九月魔咒,15檔個股宜「居高思危」:AI族群回檔才是買點

今周刊
04

關稅減班休息月補貼1.2萬!9行業申請條件一次看 試算月薪4.5萬拿「這個數」

風傳媒
05

台股高息第一檔!0056規模達5,000億台幣里程碑

新頭殼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