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賺到的錢多半都拿給媽媽,後來要拓店調資金,卻被哭訴:我就是沒本事,讓孩子用「借」的來糟蹋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09月01日05:51 • 發布於 09月01日05:51

作者 : 林靜君

圖片 : Shutterstock

「反正我沒有什麼用,活著也是多餘的……如果我死了,妳們就不會那麼累。」

「又來了!」石竹腦袋快炸開了,才幾秒的時間,媽媽悠悠綿密吐出一連串讓人窒息的話。儘管自小聽媽媽說過幾百萬次她死了會比較好,但聽到「死」這個字,石竹還是沒辦法習慣,心臟總是微微抽搐喘不過氣來。

石竹的故事

妹妹學校中輟後在石竹開的服飾店當店員。這幾年實體店面越來越難做,妹妹三天兩頭翹班,不然就是得罪客人。她提醒妹妹要改善工作態度,妹妹愛理不理地說:「不要自以為妳是老闆就了不起。領這一點點錢,誰稀罕!」

這天店裡試穿的客人把衣服擱在櫃上,妹妹不爽直接要把客人攆出去。爭執過程中碰到客人的手,對方揚言要告店家傷害。其他店員通知石竹,接到電話的她火速趕到現場鞠躬賠不是,以免事態擴大。

在店裡面,妹妹噘著嘴罵店員「抓耙仔」,店員見到石竹就說要辭職不幹,石竹兩頭安撫救火。之後點開手機看到客人上網評價給一星,罵得很難聽。

回到家,肩膀上的皮包還沒放下,媽媽就憂愁著一張臉望著石竹說:「妳妹妹很辛苦啊,不要這樣對她。我當媽的對不起妳們……」

「不是這樣,妳又不知道情況⋯⋯」石竹話說到一半,媽媽眼眶一紅就落下淚來說:「都是我沒用,不能給妳們過好日子。妳比較能幹,讓一下妹妹……」

石竹知道媽媽是苦過來的,那份苦她懂。但是媽媽動不動就說日子多辛苦,有如浸泡在名為苦的米糠槽裡,從骨子裡都沁出霉味。石竹聞著反胃。

媽媽的不快樂,是不是因為我?

過去的確辛苦,爸爸向地下錢莊借錢,利滾利還不起就消失避不見面。討債人找上門來潑漆咆哮,當門外的人瘋狂敲門,石竹和媽媽躲在房間裡面屏息,就怕發出聲音引來討債人兇殘對待。

有一次他們在門外被討債人堵到,媽媽拉著她一起下跪磕頭,苦苦哀求對方放過他們。逼急了,媽媽抬起蒼白如鬼的臉說:「反正我就一個女人,逼死我有比較好嗎?要命兩條都帶走。」討債的人瞄了面黃枯瘦的石竹一眼,悻悻然離開。

媽媽在早市、夜市擺攤,還會抓空檔做手工瘋狂掙錢。妹妹被送到外婆家,石竹跟在媽媽身邊當小幫手,剛上小學的她已經會幫忙擺貨、收錢。當同學為「樹上十隻鳥飛走三隻之後還剩幾隻?」這類數學問題想破頭時,石竹的二位數加減已經算得飛快。

沒有客人時,石竹窩在攤位下用小板凳當桌子寫作業,睏時就睡在紙箱上。隔壁賣鹽酥雞的阿伯喜歡逗她,用油油的手摸她屁股。她跟媽媽說,看著沾在她裙上白白的炸粉,媽媽皺起眉頭說:「小孩子不要亂講話。」

後來,爸爸有時會偷偷出現在攤位上,多半停一下就離開。石竹在小板凳上看著爸爸微微駝起的背,三步併兩步消失在市場人群裡。他沒有和石竹說話。

爸爸出現的那些天,媽媽脾氣特別差。隔壁攤的阿姨向媽媽說:「你尪車上有查某,妳知某?妳還給他錢?憨人喔!」

媽媽心情低落時,無聲無息走到正在寫功課的石竹身邊,摟著她說:「小竹,妳和媽媽去死好不好?」媽媽抱著石竹的手好冰好冰。石竹小小瘦弱的身體發抖,媽媽說過好幾次,不會把她交給爸爸,要走一定會帶著她一起走。

石竹懵懵懂懂,不確定媽媽說「一起走」是什麼意思。石竹擔心妹妹不能一起,馬上問:「妹妹呢?」結果媽媽瞪大眼睛,尖尖的聲音說:「妳怎麼年紀小小就這麼惡毒,和妳爸一樣。」石竹完全不懂媽媽在說什麼,但她知道自己一定說錯了什麼,讓媽媽露出討債人上門時的表情。

看不到媽媽的時候,石竹好怕她發生什麼事情,怕她真的就去死;在媽媽身邊,石竹也無法放鬆。媽媽用羸弱的語氣說:「妳就這麼不長眼睛,出世在這時候,大家都這麼辛苦。」石竹分不清媽媽是憐惜她,還是責怪她。因為懷石竹而結婚,媽媽說她想離婚時,因為懷孕而打消念頭,但她覺得自己的一生在那時就「烏有」(oo-iú,台語:泡湯、落空)了。

石竹覺得自己害媽媽不幸,所以要加倍補償,家務都由她操持。偶爾羨慕住在外婆家的妹妹,什麼都不用管。

爸爸後來有回家,但他酒喝得更兇了,變得更敏感,光是別人的一個眼神掃過,都是在冒犯他。喝完酒就說大家都瞧不起他,對著媽媽大吼大叫說她:「肖查某,討客兄」,不然就衝到欄杆邊說要跳樓。媽媽衝過去跪著拉他、求他不要這樣。好多次爸爸甩門出去,說自己乾脆被車撞死好了,結果一次酒駕撞傷人又賠一大筆錢。

本來拚命賺錢的媽媽在爸爸回家之後也變了個人,兩人陷入金錢焦慮的惡性循環:因為沒有錢而焦躁,卻因此更無力專注賺錢,收入不多也變得越來越暴躁。為了搏一把翻身,爸爸簽賭六合彩,又花掉更多錢。

爸爸賭贏過一些錢,但有錢的時候他不會回家,有錢身邊就有女人。媽媽吞安眠藥自殺,石竹打電話叫救護車。聽說爸爸接到通知時說:「笑死人,吃安眠藥又不會死人。」父親通常很快就花光身上的錢,又回到家裡吵吵鬧鬧。

學校圖書館有一本繪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100万回生きたねこ),石竹反覆讀了幾百次。主角是隻貓,活了一百萬次,也死了一百萬次。每次牠死去時,牠的主人都為牠傷心,這隻貓卻一次也沒有哭過,因為牠沒有真的愛過誰……石竹看到這本書時,每次都將書名記成《死了一百萬次的貓》,死了一百萬次,活了又死,死了又活。

長大之後,石竹想到成天互相咆哮摔東西、成天威脅說要去死的父母,應該就是那隻死過一百萬次的貓。他們沒有愛過誰,不然怎麼可以那麼理所當然地說要去死?他們死了,那她和妹妹怎麼辦?他們有想過嗎?

妹妹的人生,就讓我來守護

小時候,媽媽帶石竹去外婆家看妹妹,要離開時妹妹都會哭得很厲害,追著她們跑、哭鬧著要一起走。所以,媽媽和石竹都要趁妹妹不注意的空檔偷溜。被發現時,媽媽會扯著石竹的手跨步離開,就算她的手好痛,也不敢吭聲,能在媽媽身邊就是特權。

妹妹在外婆過世後搬回家一起住,已經國中的妹妹不再是當年的愛哭鬼。她交一個男朋友,搬回家裡等於強迫他們分開,所以妹妹三天兩頭偷跑去找男友。

平時不管家人的爸爸帶人去抓妹妹回來,揮拳打人罵她賤貨。事情一連串地發生,妹妹蹺課、混網咖、被警察通知領人。石竹試著勸導,妹妹卻握拳、搥牆、尖叫,要石竹不用再假惺惺地當好人,家裡什麼好的都給她這老大,她自己就像沒人要的狗一樣被丟掉。

石竹好想告訴妹妹,她只有學校和市場,爸媽整天都在吵架,她一點都不好過。她也羨慕妹妹有外婆可以陪她。

沒錢讓一家人亂七八糟,石竹立志要賺很多很多錢,讓媽媽、爸爸、妹妹都住在一起。她還有一個遠大夢想──

學校導師的桌上壓著一張出國拍的照片,導師跟石竹說:「妳有那樣的家庭,如果不想一輩子窩在菜市場,就要靠讀書翻身。」

她指著老師桌上的照片問:「翻身之後也能到那裡嗎?」

老師說:「當然。」

在此起彼落的攤販叫賣聲裡,石竹認真想翻身,想著能去多遠就多遠,火星、土星、木星都可以。

石竹沒有放棄準備考試。她不想一輩子叫賣,她討厭那些油膩膩的手。大考前一晚爸媽吵架,爸爸使出慣用招數甩門離開,徹夜等不到人的媽媽在清晨拿著水果刀往手腕上大力一劃,客廳地板上都是鮮紅色的血。

救護車警笛嗚嗚作響,把媽媽送進人聲雜沓的醫院急診室。人來人往,石竹盯著手錶上的指針慢慢走動,她的時間卻是靜止的。送媽媽到醫院時,已經是第一堂的考試時間。「英文考完了。」、「國文考完了。」時針一格一格走過,石竹在醫院走廊上一臉茫然,心裡只記得:「我今天要考大學,我要考大學。」

媽媽沒死,但傷到手部神經,已然殘廢。這時爸爸又離家了。

石竹不妥協,她選擇白天工作、晚上讀書,薪水交給媽媽。媽媽哀怨地說:「一人一款命,我們沒有讀書的命。」石竹假裝沒聽到,不然她就離不開菜市場。

擺攤的經驗訓練石竹的買賣功夫,她在服飾店打工的業績長紅,更摸熟進貨通路,所以頂下一家店要自己當老闆。媽媽說自己每天提心吊膽,怕店撐不過三個月、怕有一堆債務。石竹最常聽聽媽媽眉頭皺在一起問:「妳真的可以嗎?」

我也曾想過離開這個家

石竹的一人店生意漸漸穩定下來,賺到的錢多半都拿現金給媽媽。有錢擺在面前,媽媽眉間的線條罕見地輕鬆了一些。只有這時候,石竹才會覺得自己有一點點用。媽媽說:「我幫妳先存著。以後我兩腿一伸,什麼也不會帶走。」

石竹看中一間店面想要拓點,開口向媽媽調資金。媽媽說:「妳還年輕,野心不要太大,不是每天都在過年。」做過風險評估的石竹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不死心地繼續遊說媽媽。

「錢!錢!錢!每個人都跟我要錢。就我的命賤。」媽媽如泣如訴。

「我賺到的錢都拿回來給妳了。現在我要投資,妳就幫我一次。不然借給我也可以。」

「我就是沒本事,讓孩子用『借』的來糟蹋。」媽媽的聲音更哀怨了。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

話還沒講完,媽媽轉頭進入房間,出來時把存摺和印章放在茶几上說:「妳有本事。我就是沒有用,沒資格當媽媽,我對不起妳。」

拿起存摺和印章,石竹雙腿一曲跪著跟媽媽說:「對不起,原諒我。」她知道如果再吵下去,媽媽又哭又尋死的劇情會再來一次。她怕,她好怕。

石竹後來才知道,那本存摺餘額只剩幾百元,因為錢都讓妹妹拿去買車、還卡債。

她不懂,妹妹和媽媽兩人常常吵架,妹妹和爸爸一樣動不動就離家,然後像隻流浪犬一樣垂頭喪氣地回來,在家卻頤指氣使。妹妹開口要什麼,媽媽嘴上嘮叨但最後一定會買單。

媽媽還沒有開口說需要什麼,石竹馬上雙手自動奉上。她知道媽媽一路以來很辛苦,能順著媽媽就不反駁。她也知道,媽媽不時在幫爸爸和妹妹補財務上的洞,那些債務如打地鼠,總是冷不防地冒出。別人看石竹的事業風風光光,她留下來花的現金卻少得可憐。

曾經有位交往多年的男友告訴她:「妳的家人是水蛭,會把妳的血吸光。」石竹不想承認但也無法否認。最後,對方提出的分手理由是:「我不想一起賠上自己的人生。」石竹非常生氣,覺得用這個分手實在太爛了。石竹好氣好氣,因為她知道這是事實⋯⋯

「他們是家人,我有什麼辦法?」

雖然石竹想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但是她把自己和家綁在一起,哪裡都沒有去。

看看這道人生習題

「有的人會讓自己受苦,想要以此證明自己是堅不可摧的。」韓國作家金英夏(김영하)在《懂也沒用的神祕旅行》(여행의 이유)裡這樣說。

人的本性是趨樂避苦,如果自討苦吃一定是有什麼原因,才會一直泡在無邊苦海不上岸。

旁人輕易就能看出,石竹與母親對吃苦的固執程度驚人地相似。她們都可以有更好的選擇,都有機會讓自己活得輕鬆一些,但是她們都沒有這樣做。

乍看之下,石竹父親的放蕩與不負責任造成家庭的災難,但父親可以再三惹事,母親的縱容幫了不少忙。她義無反顧地償還先生債務,當個受苦而不放棄的女人。她在關係裡「認命」地用掙錢、用經濟能力拉住丈夫,但無處消化的怨懟與指責,卻又把丈夫的心往外推。夫妻兩人合不來,也分不掉。

當父母無法搞定自己,無法讓家庭經濟穩定,首先被犧牲的只會是孩子。

被迫提早成為大人的孩子

石竹就是優先被犧牲的孩子,因為她最懂事、最貼心。

像石竹這樣的孩子不自覺地越位承擔起父母的責任,除了幫忙照料家務,還可能需要賺錢、照顧手足、在父母爭執時充當緩衝,替他們排解情緒。原本應該由父母承擔的責任、角色與功能,轉移到孩子身上,讓他們肩負起「父母的父母」這一沉重的角色,成為所謂的「親職小孩」。

「親職小孩」提早成為大人拯救家庭,讓家庭維持功能。但是,對一個孩子而言,他們再有心,也要面臨自己只是小孩的無力狀況,父母的感情、經濟的問題,都不是他們能解決的。因此,只能長期憂心自己無能為力處理的情境,處在焦慮的情緒裡⋯⋯

在生命發展的階段中,他們直接跳過童年。因為不曾有過,所以也難以意識到自己沒有童年。但是這影響,卻會一輩子如影隨形。

「親職小孩」善於察言觀色,目光總是聚焦在他人身上,一直到成年始終高度警戒,注意別人的反應是什麼,有什麼需要,就是台語講的「目色(ba̍k-sik)很好」。看到別人的需要時,他們不假思索地將照顧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認為自己應該滿足對方的需要。

卸不下照顧者的角色,在群體裡自然以滿足整體需求為主,以「識大體」、「顧全大局」優先,卻因為過度的利他,犧牲掉自己本來的權益。

孩子為什麼要那麼聽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恐懼失去依附對象。

人之初需要父母照顧才能生存,自然就產生孺慕之情。對孩子而言,父母的分量如此之重,當父母輕易地把「死」掛在嘴上,這是再殘忍不過的事情。父母的自殺意味著自己被完全地拋棄,是最終極的遺棄。

隨時可能被拋棄的感覺會纏繞一生。即使只是曾經出現自殺意圖,子女的警戒與被捨棄的心情,到成年之後也難完全消失。

母女倆搶著當照顧者

母親透露的尋死念頭,成為石竹的終極恐懼,讓她無法將注意力從母親身上移開。她不斷討好,雖然偶有小小的反抗,最後卻總是卑微求饒。

石竹的討好換來各種挑剔,忤逆的妹妹卻反而受到關愛。

從母女競爭之間來看,母親是家庭風雨飄搖的舵手,她讓家庭不止於崩離,是狀況不斷的家庭拯救者;石竹這個大女兒是小幫手,是執行的副手,母女相互配合。

隨著石竹成長,女兒的能力日益增強,母女之間的能力此消彼長。母親奮戰大半生所扮演的拯救者角色逐漸消失,母女位置反轉,母親成為需要女兒幫助的對象。失去掌控權力的感覺,讓母親感到焦慮和不安。

在這種情況下,母親更加迫切地希望女兒聽從指示。那些綿綿語言的情緒勒索、綁架情感,都是在試圖重新掌握權力。

石竹和母親之間變成:一個越展現自己的能力討好,一個越抗拒自己無能而嫌棄對方。

相對地,妹妹扮演需要母親關注的叛逆女兒。她需要母親的照顧,需要金錢支助。妹妹越是無能越需要依賴母親,她越不積極越凸顯母親的功能。母親在這段關係中沒有競爭壓力,反而能充分發揮她照顧者的功能。同時,母親對妹妹幼時不在自己身邊的愧疚感,也加強她的補償心理,更加投入於這種照顧的角色。

這些難以被覺察的因素回答了這道疑問:「明明是最乖巧的孩子,為什麼父母最不在乎?」石竹拚命迎合母親,反而無法贏得母親的注意。

在親密關係方面,親職小孩因為長期「成熟」、「貼心」、「懂事」,卻忽略自己的感受。一旦伴侶關係穩定時,另一半被當自己替身,期待對方如自己般對待家人,例如「你愛我,就會把我爸媽當自己的爸媽」。

當事人過度承擔家庭責任而不自覺,另一半卻能輕易看出不合理之處而拒絕。但是「你不重視我家人」等於「你不重視我」這樣的邏輯,往往成為親密關係裡的衝突,造成分手的理由。感情挫折又變成當事人的苦楚。

要從受苦的情境解脫,一定要扭轉「用受苦證明自己無堅不摧」這樣的信念,讓自己當真正的大人,而不是被強迫長大的「親職小孩」。斷開循環模式,放下不屬於自己的責任,才能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和石竹一樣

將精力放在了解自己,是此刻最值得你投入的事情。當你清楚自己的價值觀與需求,就不會只看著別人而忽略了自己。

多想一想:「我想要……」、「……對我是重要的」、「我在乎的是……」

先練習如何說「不」吧!

身邊的人習慣你的付出,期待你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在做決定或回答別人的要求時,先問自己:「這是我想做的嗎?」、「這樣做我開心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向對方說「不」。拒絕別人是保護自己界線的一環,懂得拒絕也能獲得他人的尊重。

不再漠視自己的需求,認真地想想自己要的是什麼。你已經付出太多了,再這樣下去,對彼此的關係都不健康。

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慢慢地學習照顧自己。當你滋養自己,才能真正迎接屬於自己的幸福與平靜,也才能影響他人。

如果你是石竹身邊的人

如果你有像石竹這樣的另一半:

「為什麼愛做又要嫌?」你可能長期有這樣的納悶。你想要幫助他們卻不得其門而入。

雖然你心疼他們的付出沒被珍惜,但不要強行改變他們的做法,更不要批評,避免造成他們的壓力。請尊重他們的做法。

你可以聽他們抱怨,但不用給建議,只要多體貼他們在這情境裡的辛苦。然後,找到適當的機會與他們分享一些個人或朋友的經歷,讓他們獲得不同的視角來看自己。

有時你會覺得他們過度關心,甚至干涉,想要幫你打點大小事情。如果這些行為讓你覺得不舒服,請直接跟他們溝通。

但是記得先肯定他們對你的付出,謝謝他們願意為你這樣做。

聽到你親口回饋,對他們來說無比重要。做了這麼多,他們要的就是這一句話。然後再告訴他們有哪些事情你可以自己來,請他們放心。

如果你有像石竹這樣的主管:

和這樣個性的主管共事,你可能會感受到主管控制欲強,懷疑他們對你不夠信任、對你的表現不滿意、對結果過度擔憂。但事實上他們可能不是針對你,而是他們習慣要能夠掌握事情發展。

容易焦慮的個性讓他們無法掌握狀況時,就會頻繁檢查你的工作進度,甚至插手干預你的工作,確保能夠達到他們要的結果。

因此主動回報進度,讓他們知道你的狀況,能有效地減少他們干預的情況,也較能得到他們的信任。

雖然他們看起來強勢,如果你主動溝通或提出需求,他們會很樂意幫助你。

如果你有像石竹這樣的下屬:

他們有時工作熱心過頭,把別人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管,「雞婆」干預他人而影響團隊合作。

當主管的你與這樣的下屬溝通時,要先肯定再提建議,因為他們相當在意他人的批評,尤其是主管的評價。一旦覺得被批評,他們會增強防衛心導致溝通失效。

所以,先肯定他們認真的工作態度,再釐清、確認職責範疇,與他們討論過度參與他人工作的緣由。

支持他們在自己的職責內發展,必要時擴增工作範圍,激勵他們的成長。

☉情感關鍵字:憂鬱、焦慮 、內疚、恐懼、孤獨感

☉行動關鍵詞:讓親職孩子長大、自我察覺、自我照顧、設立界線

(本文摘自《以愛為名的童年俘虜:不要再說都是他們的錯,人生現在開始這樣過》今周刊出版,林靜君著)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驚愕老友驟逝,70歲老爸許願去南極!搭廉航、住青旅…父女壯遊14國

銀行協理65歲光榮退休,不到1年竟爆瘦17公斤…過來人嘆:退休後「最可怕」是這件事情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更多潮流時尚相關文章

01

吳怡霈狠戒「3食物」身體出現「驚人變化」!貼文瘋傳上千次成熱門話題

Styletc
02

洗手台髒污別硬刷!做對這1招,清潔省力、壽命多3年

100室內設計
03

星巴克必收「12星座杯」9/10開賣,貓奴再收星巴克黑貓系列,還有黑貓娃包!

beauty美人圈
04

幸福伴侶日常 感情好的伴侶常常談論6個話題

享民頭條
05

I-DLE宋雨琦太美了!靠超狂「自律減肥法」從55瘦到44公斤,自製「營養果汁」增加飽足感,浮腫臉全消

Styletc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22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