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僅新品價格 10%!中國深圳成為輝達 AI 晶片地下維修大本營
外媒報導,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與美國出口管制的雙重壓力下,中國深圳的地下電子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發展,成為走私輝達 (NVIDIA) 人工智慧(AI)晶片的關鍵維修中心。數以萬計的故障輝達高階 AI 晶片,如 H100 和 A100 等晶片正不斷湧入這些不為人知的維修店,其目的是在維持中國資料中心的運作,同時無意中加速了中國本土晶片技術的發展,挑戰了美國減緩中國 AI 進程的目標。
Webpronews 報導,美國自 2022 年起實施的出口禁令,導致輝達無法合法的在中國提供這些受限制繪圖處理器(GPU)的官方維修服務。這一禁令造成了市場的真空,迫使中國資料中心轉向非官方的地下維修網絡。而這股黑市熱潮由高達 10 億美元的走私硬體所推動。其中,單在 2025 年第二季,便有逾 10 億美元的輝達禁運晶片流入中國市場,持續餵食這個龐大的維修生態系統。許多業者從其他業務(例如 GPU 租賃)迅速轉型,專注於全職維修。
路透社報導,某深圳公司表示,每月處理高達 200 顆晶片。另有資料指出,部分維修店每月可修復多達 500 顆晶片,為中國關鍵的機器學習與自動化系統資料中心提供支持。由於這些地下維修並非簡單修補,而是涉及複雜的診斷和精密的組件更換。每次維修的費用高達 2,800 美元,大約是晶片原始價格的 10%。
服務範圍涵蓋風扇更換、電路板修復和記憶體診斷等關鍵環節。由於官方保固失效,高故障率的 GPU 在資料中心長時間使用後,維修需求尤為迫切,這為在法律灰色地帶運營的維修店帶來豐厚利潤。這不僅凸顯了輝達供應鏈的脆弱性,更展現了中國企業家在逆境中的靈活性與創新能力。
中國深圳維修市場蓬勃發展,可能預告中國更深層次的戰略轉變。市場人士認為,持續不斷的走私晶片維修需求,正促使中國企業加大對本土替代技術的研發投入,甚至可能掩蓋了中國在 AI 技術領域的實際進展規模。事實上,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反而為中國國內晶片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而對於輝達而言,這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因為其在 AI 硬體市場的領先地位,不僅受到美國禁令的限制,更受到這些規避措施的彈性方法所侵蝕。例如,中國企業近期在上海活動中展示的 AI 進步,暗示著無論是透過修復,還是其他方式獲得的晶片,都將加速其競爭優勢。
不起眼的深圳維修店面,是美國政策意外後果的寫照。華盛頓切斷維修服務減緩中國 AI 發展,反而催生能維持關鍵資料中心運作的地下產業。這種強大的地下經濟實力,預告著中國可能走向更大的技術自給自足,這些修復後的晶片將在本土替代品全面崛起之前,充當關鍵過渡產品。
市場人士警告,看似局部的維修趨勢,可能是全球科技霸權轉移的關鍵,深遠之影響難以想像。這不只是修復故障晶片,更是美中技術脫鉤的徵狀,對全球 AI 力量平衡產生深遠改變。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
顯示全部
留言 1